适读人群 :1. 对中东史、当代中东有兴趣的读者和研究者 2. 对伊斯兰文明、阿拉伯文明、伊朗文明、奥斯曼土耳其●拓展世界认知图景,读懂“一带一路”上的枢纽地区,关注近几十年中东的大变局。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全球的交通枢纽和地缘政治的要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中东史一直是世界史领域研究和写作的热门题材。不同于市场上诸多关于中东历史的书,本书侧重于讲述近二三十年,尤其是所谓“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东在IS的冲击、大国干预、国内革命、全球化,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拉扯下发生的大变局,是一本了解现当代中东的上佳读物。
●从3大帝国切入,以5个中东大国为主线,展示各国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中东乱局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全书先是从阿拉伯帝国、波斯萨非帝国、奥斯曼帝国留给当代中东的遗产切入,探讨了中东分裂混乱的深层历史原因,然后集中探讨了5个中东大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不同道路,以及它们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行“伊斯兰主义”的伊朗、世俗主义的典范土耳其、被大国强行改造的伊拉克、在大国介入下陷入内战的叙利亚、革命后回到军人主政起点的埃及,5个国家,5种命运,混乱和动荡相似又相异。
●基于长时段历史视野,对理解俄乌冲突和当下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看参考价值。
中东离俄乌战场并不遥远,土耳其更是与乌克兰隔黑海相望,与俄罗斯有着几个世纪的恩怨情仇。土耳其积极介入俄乌冲突,在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方之间左右逢源,俄乌已几度在土耳其举行谈判。未来,土耳其在俄乌冲突还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关于土耳其的部分详细考察了近几十年,尤其是埃尔多安上台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对于理解中东,尤其是土耳其与这场冲突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多视角、大视野,从全球史的角度看中东以及中东与世界的关系,观点深刻独到。
全书从跨国史、现代化、全球化、文明史、地缘、能源等多个视角观察中东,提出了一些富有深度和预见性的观点:伊朗和土耳其已经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导致中东石油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后IS时代”,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困扰中东各国的主要问题……由于中东具有很强的对外辐射能力,全书更是将中东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探讨的问题也超出了中东的地理范围,尤其是探讨了中东移民对欧洲的影响。
●基于北京大学中东文明通识核心课10多年教研经验,中国学者参与中东研究的重要成果!摆脱西方学者的话语霸权和中东学者的乡愁,更加客观中立地看待和研究中东!
国际上的中东研究长期被西方学者和中东本地学者垄断,但是,由于西方与伊斯兰世界从中世纪以来就冲突不断,西方学者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中东;而中东本土学者则可能在研究中投入了太多对家乡的感情。本书则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看中东,更加客观中立,能够看到一些西方和中东学者看不到的“真面目”。本书是北京大学昝涛老师基于北京大学中东文明通识核心课“伊斯兰教与现代设世界”10多年教研经验写出。昝老师专攻中东研究和奥斯曼—土耳其研究20余年,精通土耳其语,具备日文、奥斯曼文与乌兹别克文等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曾多次赴土耳其、中亚、伊朗、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调研、访学和交流,学术功底深厚,是写作这个主题的不二人选。
●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力荐。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和埃及大使吴思科先生作序!中东史和全球史知名学者、东京大学副校长羽田正教授撰文力荐!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崇明副教授、《枢纽》作者施展教授、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等7位知名学者诚挚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