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小说爱好者,外国文学爱好者。 情感问题关注者,生活方式、态度关注者。★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绝对代表作、堪称伟大的文学典范、全球超级畅销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领衔登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方向感匮乏、意义感缺失的时代不得不读的问题之书
1.生命之轻与重
“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轻
“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意义,无法检验无法修正,生命是否变得自由,是否真的美丽?
重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不断接受检验的责任重负,让生命真切实在,是否变得残酷而不堪承受?
2. 爱的方式
特蕾莎—托马斯—萨比娜
“特蕾莎和萨比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托马斯与特蕾莎——人生挚爱
特雷莎感到“她的灵魂从每一根血管,从每一根毛细血管和毛孔中飞冲到表面,要让他看一看”,她只身前往布拉格找托马斯。
托马斯是一个半唐璜式的人物,一方面,他对特蕾莎有着充满诗意的爱:“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他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另一方面,他难以克制对其他女人的欲望。
特蕾莎对托马斯的那些“友谊”嫉妒之极,这种嫉妒白天被竭力抑制住,晚上变幻成带有死亡意象的噩梦,折磨着她,也折磨着托马斯。伴随着两人感情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复杂不安的局势,个人生活渐渐滑向坠落边缘。偶然而宿命的爱情,有一见钟情的热烈美好,也有纠结牵绊的悲剧意味
特蕾莎是生命之重的一个代表
“他跟特蕾莎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七年里,他每走一步,她都在盯着。仿佛她在他的脚踝上套了铁球。”
萨比娜与托马斯——灵魂伴侣
画家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情人,也被托马斯看作是精神层面最理解他的人,她与托马斯始终保持的私情、她与托马斯之间的默契,使得她成为特蕾莎极度嫉妒的一个对象。
萨比娜是生命之轻的一个代表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 如何过好这一生?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赋予意义——走向媚俗/ 刻奇(kitsch)
“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
“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