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科学论证、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历史负责、顺应时代潮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展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进一步说明人类活动已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挑战变为现实危机。我国主动将面临的气候挑战和危机转化为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创新的机遇,确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科技及基础能力偏弱,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巨大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下,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制定并正在健全“1+N”政策体系,着力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二是坚持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三是坚持创新思维,积极谋划低碳、零碳科技发展战略。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前沿技术攻关,加快对智能电网技术、先进储能技术、CCUS技术等的研发和推广,加快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和金融财税等制度创新。四是坚持合作思维,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要求,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建、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深入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需要企业界、科技界、各级政府、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不断深化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举措,探索实施路径,推进科技创新等工作。很高兴看到由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辉同志主编的《碳中和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和中央企业的20多位知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举措、实施路径、科技创新三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该书编写历时半年,经过反复修改,反映了国内学者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热切关注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开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知识学习、政策制定、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事业蓝图已经绘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期盼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紧密携手,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x***业 2022-01-22 19:06:10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