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后互联网时代的新纪元
有些概念就和有些人一样,一出现就会卷起巨浪。
有些人,不管你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都必须承认,他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蛊惑人心的魅力。
有些概念也一样,如“元宇宙”,这三个字天然带着直击人心之力,它与时代同频形成共振,踩着技术的节奏,可以掀起时代的巨浪。
进入后互联网时代后,时刻都在诞生新概念:Z 世代、二次元、人工智能、区域链、XR 技术(VR、AR、MR)、ICO、DeFi、NFT……但像“元宇宙”这样一出现就直接“破圈”、争议激烈的概念极其罕见。特别是在 Roblox 上市之后,“元宇宙”立即引发关注。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是 21 世纪的“出埃及记”,还是未来漫游指南?
它是关于未来世界生活方式的综合想象,至今为止没有谁能完整定义它,互联网巨头都非常看好它,如扎克伯格将 Facebook 直接更名为 Meta,但是很多人认为扎克伯格的 Meta 仍然不是元宇宙该有的样子。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体验者眼中就有一千种不同的 Metaverse(元宇宙)。元宇宙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却符合很多人对未来的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元宇宙,侧映着元宇宙多角度、多层次的面孔: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找到极致体验,弥补现实的遗憾,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躲避世俗的纷扰;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与偶像亲密互动,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组织社团,让自己成为闪耀明星;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圆学霸之梦,进入世界名校学习,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躺平,将游戏和劳动融为一体;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找到新的商机,开创新的商业帝国,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完成英雄梦,创造自己的第二人生;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收获爱情,避免尴尬的相亲约会,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发行 Token,满足去中心化的个人追求;
有的人希望在元宇宙中融合 DeFi、IPFS、NFT 等数字金融技术,
有的人则希望在元宇宙中设计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许,元宇宙能容下不同人的不同梦想吗?能容下世间所有截然不同的灵魂吗?
对于如此多样甚至截然相反的期许,元宇宙就像是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它会在不同的人那里坍缩成不同的样子。元宇宙是每个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原则上可以有无限个叠加态,每个人想要的独特元宇宙,都是完整元宇宙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对元宇宙的期待叠加起来,就像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元宇宙也一样,叠加的梦想多了,也就有了真正的元宇宙。
最终的元宇宙,它不是任何人的元宇宙,但又是符合所有人期许的元宇宙。
当然,元宇宙在它的互动博弈中,必然形成一些技术和文化特征,如去中心化、虚实共生、数字身份、智能合约、非同质化通证、加密经济……
随着时间流逝和人类新技术的诞生,以后可能还会增加共性列表,毕竟,元宇宙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薛定谔的元宇宙,也就是无数叠加态的时空最终会坍缩成莱布尼茨式的“可能世界”,什么是“可能世界”?
在数学家莱布尼茨的理论里,本来有无穷无尽的不一样的世界,各个世界完美程度不同,但上帝选择了其中最完美的可能世界,也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
在诸多可能的元宇宙世界中,市场博弈结果会挑选出一个最好世界,最好世界的模样最终很难弄清楚,也许只有当元宇宙形成的那一刻才能揭晓。莱布尼茨用逻辑论证了上帝创世会选择一个最好的可能世界,那么人类创造的这个“元宇宙”,最终会是一个最美好的世界吗?
****n 2022-01-26 23:42:23
~内容比图书内容概括性更强,不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