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做事。
—— Peter F. Drucker
数智化转型的几个关键词
经常有人问我,如果要提炼总结数智化转型升级相关的最核心的几个关键词,会是什么?我的回答包括:
以消费者为核心
线上和线下、全网、全渠道、全域履约
端到端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
网络协同 + 数据智能
数据驱动 + 算法驱动 + 算力驱动
需求牵引供给(C2B),供给创造需求(B2C),C2B2Cn
C2B2G
以消费者为核心,对应的是过去以企业内部为中心。
线上和线下、全网、全渠道、全域履约,对应的是线上和线下多渠道割裂、对立、内耗。
端到端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营销和销售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有前端是不够的,终极的竞争一定是大数据驱动的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
关于网络协同 + 数据智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和《智能战略》这两本书,它们写得非常有高度又深入浅出。
数据驱动 + 算法驱动 + 算力驱动,对应的是靠经验驱动。
下面重点解释一下 C2B2Cn 和 C2B2G。
传统的方式是 B2C 的,我们设计什么、生产什么就推什么给消费者。未来更多的是 C2B 的。需求牵引供给(C2B),已经越来越形成共识;供给创造需求(B2C),好的供给设计、开发生产是能创造和激发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消费者已经数字化在线化了,消费者的数字化在线化程度远高于企业的数字化在线化程度。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是割裂、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消费互联网倒逼整体的产业互联网的升级,同时产业互联网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消费互联网的升级。
C2B2C 的 n 次方(C2B2Cn),就是一切以消费者 C 为中心,2B 端倒逼企业做好用户运营、新品创新、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渠道管理、销售和分销、品牌建设、数字化营销、配送等服务。然后精准推广服务全网、全渠道更多的消费者(C),n 次方就是用“数据 + 算力 + 算法”反复迭代,反复对整个端到端全产业链路、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域、全生命周期进行优化。消费互联网端要实现消费者可洞察、可分析、可触达、可消费。产业互联网端要实现基础设施云化、IoT 化、中台化、移动化、智能化。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万物互联、万场升级的世界,未来所有场都需要进行数智化升级。消费互联网端的工作、生活购物、娱乐、住宿等,产业互联网端的设计、供应、制造、流程、产业都要进行数智化升级。
......
如何进行数智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数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问题是如何进行数智化转型。
我们的总结是:5 部曲 + 5 层架构 + 11 要素。
5 部曲:基础设施云化、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
基础设施云化:
基础设施为什么要云化?举个例子,某家企业日常运行需要 100 台服务器即可,但碰到“双 11”这样的大促销,数据量很可能是平时的几十倍、上百倍(先假设需要10倍即1000台服务器)。如果企业只采购100台服务器,则“双 11”这样的服务消费者的大好机会就白白丢失了,市场份额让给竞争者们了;如果企业采购了 1000 台服务器,那其他 364 天的利用率就会非常低,从成本角度来考虑性价比也是很低的,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怎么办?上云。就像自来水一样,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按需按量使用和交费。弹性、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其他还有安全、人才等很多原因。
企业全链路数智化转型升级需要用好新型数智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云化完成之后,企业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如品牌打造、商品研发、快速柔性供应链、线上和线下全网与全渠道服务好消费者等,而不需要把过多时间精力花在非核心业务上。这对工作效率是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触点数字化:要把采购、生产、物流、全网及全渠道零售终端、人货场等信息及时采集回来。
业务在线化:所有消费者已经在线了,我们企业内部的门店得在线、商品得在线、服务得在线、组织得在线、管理得在线、生态得在线。
运营数据化: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决策智能化:未来组织的核心是决策的质量、效率和执行力。
5 部曲的具体阐述会在后面的篇章展开。
5 层架构:传统的云更多的只是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后面增加了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我们增加了 2 层,DaaS(Data as a Service,数据即服务)和 BaaS(Business as a Service,商业即服务)。当然 DaaS 本质上是 PaaS 层的,但不同于过去的 PaaS,是一种新的基于数据及数据相关处理能力的服务;BaaS 是属于 SaaS 层的,也不同于过去更多偏向于内部交流流程的服务,而是跨端多场景地把 B(商家)和 C(消费者)更加高效精准地匹配起来的服务。传统板块更多的是 IT 的,我们认为未来更多应该是DT、DI的(Data Technology,Data Intelligence)。我们提供了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钉钉等很多高频应用程序可通用的小程序框架。
消费者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跨端多场景 + 底层数据中台打通,会是未来生意的标配。前后端的小程序让我们商家能更好地和消费者沟通。我们更多地强调当下的实时数据和基于未来的数据。比如用户在中午还没有吃午饭的时候,我们把周边的餐饮店信息推送给用户,这样的数据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过了午饭时间再推送给用户,那就是无效的。
11 要素:品牌、商品、制造、渠道、营销、零售、服务、物流供应链、财务金融、组织、技术,覆盖了商流(前 7 个要素)、物流、资金流、人流和技术,还有贯穿和打通所有环节和要素的信息流。本质上是全要素,不同行业关注的要素不同,具体要素名称也可能会不同。
5 部曲和 11 要素结合起来,见下页的图,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能力和资源、轻重缓急来安排。一般来讲,多数企业会选择营销、零售等先做销售增量,然后通过全网、全渠道打通存量,把广大门店、导购、线上线下商品盘活;部分领先企业已经进入上游,利用大数据驱动品牌优化、商品企划设计开发、柔性制造、物流供应链优化、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全程溯源、防伪、仿窜等;少量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基于对未来的判断,结合平台等一起共创,对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进行升级,对战略 + 业务 +组织 + 技术 + 运营不断迭代优化,进行垂直行业生态型平台的探索和实践。
一句话总结,全链路数智化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大数据驱动的全链路、全流程、全要素、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精准匹配。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Dambisa Moyo
早上线,早受益,先行者、不断与时俱进者才能享受时代的红利。
肖利华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CEO 助理
阿里云智能新零售总裁
2021 年 3 月
****1 2021-04-30 19:31:59
很新的技术书籍,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