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经济学的事业搞砸了
200多年前,英国政治家亨利·阿丁顿创作了一首诗歌盛赞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
“我热忱地欢迎您,及您那睿智而充满爱国情怀的篇章,
优美地谱写了通向富裕和和平的道路。
……
贸易会让熙熙攘攘的世界和谐有序!”
但是,到了20世纪上半叶,如经典物理学的命运,这被誉为“通往富裕与和平之路”的学说遭遇了“两朵乌云”的袭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从此,经济学就像“任人打扮”的历史学,充斥着矛盾与分歧。
经济学家米塞斯指责:“当今大多数大学里,以‘经济学’为名所传授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否定经济学。”
那些主张“消费刺激论”的经济学,犯了逻辑错误。就连凯恩斯都清楚,消费永远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是手段。
那些主张“逆周期调节”的经济学,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作为自发秩序,任何机构及个人无能力亦不得干预市场价格及竞争秩序。
那些主张“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学,引发了经济灾难。信贷扩张及财政约束软化正给世界酝酿巨大的资产泡沫和债务风险。
哈耶克调侃说:“我们把经济学的事业搞砸了。”
过去一百多年,经济学走了弯路,犯了错误。当今经济学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形成一套可靠的市场学说:新古典主义迷信市场范式,忽视了经济过程与时间维度;新古典主义迷信资源配置,忽视了个体竞争与知识创新;新古典主义迷信声誉机制,忽视了公共选择与制度内生。
当今经济学呼吁新的学术范式。
这个新范式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探索“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即什么条件下,“人的行为”是效用最大化的,又如何导出社会福利最大化。
如此,我们不得不否定完全市场理论,打破完全信息及理性人假设,将公共制度与技术纳入内生变量,用经济人(非理性人)假设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自由市场——视为个体竞争及效用创造的经济过程与自发秩序。
当然,这会遇到种种挑战:公共制度的决策机制与“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冲突的。公共选择学派试图化解这一难题。如何论证制度的内生性和经济效率,以及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这是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挑战。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用货币制度替代“大央行主义”,这是货币主义面临的挑战。不完全信息与经济人假设如何导出最优效率,这是新范式的难题。
亚当·斯密是一位启蒙思想家,经济学是一种颠覆性的价值观。
当代经济学家所犯的错误,其实是对权力、群氓与利益的妥协,对无知、懦弱与贪婪的顺从,从而失去了学者的正直秉性,制造了劣质的思想产品。
自由市场的前提是思想市场,思想市场的前提是意志品质。只有更多的个人意志趋于坚强,造就更加独立、自信、勇敢、个性、包容的品质,才能促使更多人勇于担责,敢于冒险,自由竞争与开放协作。
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的:“每一个人,只要他不违背正义的法律,就有完全的自由按自己的方式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相竞争”。
一个普通人,只要受过真正的经济学训练,抑或是经历过公正的市场竞争,其品质会倾向于自由、正义、竞争、担责、理性以及更富有同情心。
这是亚当·斯密学说的价值,也是智本社写作本书的夙愿。
jd_373746703 2021-01-22 17:15:34
很不错的一本经济学讲义,挺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