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所有以手造物之人
继2016年出版《诚实的手艺》之后,还能继续在中国出版介绍日本工艺的图书,我备感荣幸。
这次在书中登场的造物人共有四十六名,其中包括钻研传统技术的“人间国宝”、历史悠久的窑元的继承人、活跃于生活方式杂志的人气生活工艺家、地方民艺的继承人等等。贯穿采访内容始终的,仅是“以手造物之人”这一点而已。因此,书中并未做明显的分类,而是简单地以居住地为轴进行介绍。日本的杂志或是商店,经常会将工艺区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工艺、生活工艺。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希望大家能够尽量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以扁平的视角俯瞰各种类型的工艺。
尤其希望大家知晓的是,在这四十六名手工艺作者的身后,还有更多“以手造物”之人。前往知名工艺产地拜访窑元,就能看到有很多手艺人在工作。即便是以个人名义在活动的工坊,也不乏共同协作的人。此外也有很多鲜少被介绍的为手艺人制作工具、材料的专业匠人。即便是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坚持“以手造物”并以此为生。也正是因为有无数喜爱“以手造物”的人,日本工艺才得以传承、发展。
手工制成的器物、织物不仅能够传递出工艺创作者、匠人的温度, 还有制作工具、材料之人的温度,作为材料的泥土、岩石、植物的温度,以及养育这一切的风、水、太阳的温度。书中介绍的工艺品,是将这一切融为一体后的产物。
有一位编辑朋友如此说道:“IT 业不断发展,大部分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获得,可即便如此,纸质的书籍、杂志也没有消失,这是因为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在因为新冠病毒而不得不与人保持距离的当下,我尤其能体会这一感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在无意识中寻求能够感知人体温度的东西。手工艺品直接地回应了这一需求,所以我们将之视为必需,不能失去能够制作手工艺品的环境。
每当我想到手艺与人之温暖,我都会想起加藤孝造先生的这句话:“人类在最早掬水饮用时,那双手的造型就是器物的原点。”匠人那引人深思的话语,往往会唤醒隐藏于我们内心的一种重要的感觉。
希望无数喜欢“以手造物”的人,能够一边抱持欣喜之情一边坚持自己的工作。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保护这样的社会尽一份薄力。
为了能让更多中国人对日本手艺产生兴趣,用手触摸后能令人产生喜爱之情的温暖之物,今后我也将继续介绍下去。
美帆(Sauser Miho)
2020年初夏于东京
rose-200 2021-01-05 10:12:54
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