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INTRODUCTION
本书描述了我经历过、观察过的创意过程,实际上,它们是由许多过程组成的更广泛的过程。作为老师、学生、创造者、作家和建筑师,我倾听并观察这些过程。我并不建议把它们当成保持创造性的处方。我只想描述我所观察到的,并试图告诉你这些过程的普遍性,鼓励你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它们。
这些过程的确是整体进程的不同阶段,引导着我们获知、创造或发现新事物。这些阶段无法从外部规划或施加;相反,它们是内在体验的不同阶段。即使一个阶段可能会不动声色地为创作者从内部开启作品,它仍可能赋予或削弱其力量。简单地说,创意过程大于你自身。如同一场风暴慢慢聚集、形成,如果你愿意放任它发展,它最终会压过你。
这并不说明你没有发挥关键性作用。相反,如同触发飓风的小漩涡,每个个体都会制造“失序”(disruption),进而引出创造目标,通过每天的决策和选择,收集或丢弃素材与想法。
在探索道路、提出疑问、抛弃先入之见、经历挫折、筋疲力尽之后,经常有人问我一个简单、天真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这样可行?”如何知道该怎么办,往哪里去,什么时候是对的?在这里,你会得到我的答案,这些答案建立在对创造力的观察之上。
本书描述了广义上的创造力。尽管在之后的章节中,我选用了若干建筑方面的案例,但这不是一本艺术或建筑书。通过我自己的工作,以及与其他建筑师、设计师、画家、诗人、教育家、工程师、发明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的交流,我获得了一些关于引领创造性活动的扎实经验,令我理解创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我的观察是,无论在艺术、科学、技术、商业或任何领域,创造的阶段基本相同。因此,本书中的思考可以理解成任何人与创意过程对话的一部分。教育与创造力领域知名作家、演讲家肯尼斯·罗宾逊爵士(Sir Kenneth Robinson)写道:“创造力不是特定行动所独有的,有人类智力活跃的地方就有创造力的存在。它不是特定类型的行动,而是智力的一种品质。” 我相信,我对创意过程的观察是普遍适用的。
观察创意过程的最佳视点之一,是记录日常工作的一切。在这里,你可以直接看到挣扎、困惑、劳作、修改、启发、进步与挫折。查尔斯·达尔文(Chairles Darwin)的信件已成为创造力的研究资源——直接了解他如何飞跃性地连接起了自然现象中的法则。这些现象任何人都能看到并有机会建立连接,然而,达尔文的工作及其思维框架让他真正成功地建立起了连接——不仅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生物学,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
手稿特别具有启发性,从一些笔记到草稿,再到多次修订,手稿自然地保持着创造力的循环迭代过程。《¬The Pré 诞生记》(The Making of the Pré)一书记载了法国诗人、散文家弗朗西斯·蓬热(Francis Ponge,1899—1988)花费四年时间写一首特别诗歌的过程。该书是“¬The Pré”这首诗写作、改写的原稿的一部分。书的结尾可以看到这首诗,蓬热喜欢把它称为“密集的散文”。虽然只是实际手稿的一小部分,但《The Pré 诞生记》这本书与创意过程相关,其上百页的内容是对创作过程的最好记录之一。
Pré是“前缀”(prefix)一词的前缀,存在于“当下”(present)与“准备”(preparation)之中。“The Pré”这首诗描述了创作的过程和开端。该作品确认并证明了我对于创意过程的观察结果,因此我对蓬热怀有感激之心。
我认为创意过程的开端就像是来到一片空地上。Pré也与“草地”有关,这个词在法语中意为“草地”——肥沃的柔软地面,“比非液态物少一些坚硬”,但足够坚实,足以“把脚放上去”。像草地一样,Pré是个萌动的、不平静的地面,蕴含着巨大的生长力。它是入口,引发注意或警惕……是暂停……它也是选择与生长的源头。对于创意过程而言,以上这些也是很不错的描述。
直到重读《The Pré诞生记》,我才意识到,这篇引言就是一首诗历经四年生成的过程,就是一场风暴出现、破坏并平息的过程。在手稿写作的两年中,蓬热将Pré描述为“雨的绿色化身”,并将草地上的草描述为“抽水泵”,“每一根绿线上有一滴露水……是小草的眼睛”。蓬热写道:“从最初猛烈的风暴,到温和的结果,温柔包含着不屈与坚持。”
跟大多数其他人一样,我对无意识在创意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惊讶——点子居然能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我完全忘记了蓬热的风暴比喻。你将会看到,忘记、故意忘记或毫无察觉是创意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与此相对并同样重要的是努力尝试,并且向前看。
我们向前看。当我们为具体化的未来而设计时,当我们为可能的解决方案而拟定问题时,当我们将各个步骤相互连接,探索生活及一切——特别是面对空白页、写作瓶颈、困惑、混乱、需要及问题的道路时,我们向前看。创意过程是关于这条道路的故事,为作者、用户、读者、居民、观众或观察者发声。
我想有必要简单说明本书及其各章是如何组织的。我们将“过程”理解成“线性的”,但我描述的创意过程并不是“线性的”。不过,因为一本书是线性的,某个章节之后总跟随着其他章节,我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线性路径描述创意过程。我鼓励你将这个过程理解成“环状”的,而不是线性的。有时候,循环的阶段会彼此重叠,你会发现自己“撤销”了自己做过的工作。(事实上,甚至过程中的各阶段本身也是循环的!)我描述的一些阶段可能马上发生,也可能耗时几十年。一些循环继续生成并转化为下一个循环,而其他的则被淘汰。
创造力是一条无始无终的路,你所创造的一切没有终点。创造力自身并不会有正式的产出;相反,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blueshadow 2020-05-25
我翻译的这本探讨创造力的小书就要出版了。这本书符合我个人的阅读偏好:线索清晰且材料十分庞杂。大千世界中,人的创造并不孤独,创造使人成为人,也与自然的大道相互应和。翻译过程中我学习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诗歌及诗学(艾略特、济慈、巴什拉、庞德)、故事(爱丽丝、福尔摩斯、玫瑰的名字、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午的黑暗)、建筑(高迪、阿尔托)、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保罗克利、库布里克)、气象学(对流、龙卷风、... 我翻译的这本探讨创造力的小书就要出版了。这本书符合我个人的阅读偏好:线索清晰且材料十分庞杂。大千世界中,人的创造并不孤独,创造使人成为人,也与自然的大道相互应和。翻译过程中我学习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诗歌及诗学(艾略特、济慈、巴什拉、庞德)、故事(爱丽丝、福尔摩斯、玫瑰的名字、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午的黑暗)、建筑(高迪、阿尔托)、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保罗克利、库布里克)、气象学(对流、龙卷风、盛行风)天文(开普勒)、地理(大陆漂移)、物理(费曼、夸克与美洲豹)、生物(达尔文、巨噬细胞、椋鸟群)、数学、医学(做手术与诊断)、发明(爱迪生、条形码、乔布斯、古登堡)、体育(棒球)、教育学(全局学习、即兴表演)、哲学和玄学(荣格、叔本华、白日梦、禅者的初心)、葡萄酒品尝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