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有什么资格告诉你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是谁?我有什么资格告诉你任何事情呢?更不必说重要的事情了,或者我怎么敢说重要的问题就三个,而我又恰好知道它们是什么呢?为什么你要阅读我写的内容?要听我的话呢?
2011年修订本书第二版时,我已经在投资行业打拼了近40年。我创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独立全权委托资金管理机构并担任其首席执行官,为全球数以万计的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服务,包括大公司、公共养老金计划、慈善基金和基金会。我为《福布斯》(Forbes)的“投资组合策略”专栏写作已长达27年,是该杂志历史上撰稿时间第四长的人。我还定期为英国和德国的财经刊物撰写专栏。截至目前,我已出版了8部著作,其中有5部(包括本书)畅销全国。虽无心插柳,但我还是幸运地名列《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
就人的一生或某段职业生涯而言,这都是无上的荣耀,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从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的主要经验是 :对投资最重要的只有三个问题,自我动笔写这本书以来,我的看法从未变过。
实际上,只有一个问题最重要,或者至少有一个问题真正重要,但我不知道如何以简单实用的方式表达这一问题,因此才将其一分为三。
那么,真正重要的唯一问题是什么呢?金融学理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那就是 :通过某种方式,知道独家信息,这是投资唯一合理的依据。因此,这唯一重要的问题就是 :
你掌握哪些独家信息
大多数人掌握的信息都是众所周知的,大多数人不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独家信息,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之后会解释。但是,你必须掌握独家信息这种观点并不新颖。上过大学基础投资课的人都学过这一点,只不过大多数人忘了而已。
不回答这个问题(你掌握哪些独家信息?)就想获得好的投资结果或跑赢大盘是徒劳的。换种方法解释就是,市场能够合理地对当前已知的信息定价。这一观点并无什么新意,它早已是基础的金融学理论之一了,而且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反复的验证。如果你根据人人掌握(或有权访问)的信息做出市场决策,那么你肯定会以失败收场,因为你只是接受了市场自己提供的信息,并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你根据报纸上看到的或与朋友、 同事聊天的内容猜测大盘的走向或者领先、落后的板块或个股,那么,无论你有多聪明、多训练有素,你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你可能因好运而猜对,但更可能因运气不佳而猜错,结果可能比根本不做猜测糟糕得多。
我知道你不喜欢听我说这些,但我之前已经说过,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以对你有利的方式解释这个问题。我能做的就是向你展示如何掌握独家信息。
为完美的真理投上一票
为什么掌握独家信息如此重要?金融市场是众所周知的信息的“折扣商店”,通常情况下,在我们掌握信息之前,它们的价值就已经被反映在当天的价格中了。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理解这个问题,即把股市与信息不打折的政治选举进行对比。
为预测全国大选的直接结果,专业的民意调查机构会建立一个能代表美国选民的样本,样本容量约为1000人,样本的预测值与实际的结果之间仅相差几个百分点。这套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估计你也已经对它习以为常了。选举前一晚举行民意调查时,我们知道其结果与实际的最终结果之间的差别在3—5个百分点内,这是因为民意调查选中的参与者很有代表性。
设想某个人能对世界上所有的投资者建立类似的样本,这一样本将包括适当比例的所有投资类型,比如,机构和散户、成长型和价值型、大市值和小市值、国外和国内等。假设民意调查机构得到的调查结果是股市下个月将大涨,那么股市真的会大涨吗?不会,因为当每个人都认为股市下个月将上涨时,只有傻瓜才会等到下个月才买入,这样,下个月就不会有后续的购买力推动市场走高了,因此股市可能会下跌或者保持平稳,但不会大涨。这个例子很简单,但它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市场已经将广为人知的信息消化了,因此,人们预测的结果不会发生。尽管投资者都热衷于搜集信息,但他们所获得的信息都已经体现在股价中了。
相反,推动市场变化的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因素,很少有人能提前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与人们的预期一致的信息不会推动股市出现大变化,因为投资者已经根据这些信息下注了。换句话说,你可能比另一位投资者更聪明、更睿智或更训练有素,但金融学理论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当你掌握的信息与他人一样时,想靠聪明或训练有素击败他人的想法是愚蠢的。本书旨在展示如何掌握独家信息。
以独家信息进行投资
投资很难,但也是许多人毕生的追求。只知道对投资重要的问题还不够,还必须知道问题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之后必须反复实践它们!运用这三个问题与运用一门手艺或者简单的“致富三步走”策略不同, 它们也不是击败市场的 “必要事项清单”。 如果真有这类清单的话,我就不会写这本书,你也不会读它了。我会把它写在《福布斯》的专栏中,你可以从中搜集你需要的信息,借鉴它们,然后赚得盆满钵满。但本书不是教你如何轻松赚钱的,而是教你如何以独家信息进行投资的。
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三个问题,你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这样,与其他投资者相比,你就具备了一大优势。
想一想其他投资者吧!
投资不是一门手艺
有些投资者堪称白痴,你不怕与他们竞争,但如何与那些经过严格训练、做事认真、聪明绝顶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竞争呢?根据我的观察,即使是专业人士,他们的长期投资业绩也不见得比普通的业余投资者好多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尽管很多人都被告知过,要投资必须掌握独家信息,但他们忘记了或者忽略了这一点。
在一般投资者看来,投资就如同做木工活或治病行医,是一门手艺,这样的认知前提是错误的。他们不会把投资视为科学的探索活动,这正是我要向你强调的一个观点。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如何看待投资。可能他们有一些青睐的信息源,比如,有线电视新闻、博客或来自投资大师的新闻通讯,他们可能会利用软件跟踪价格模式,可能有遵循的投资原则,比如,动量投资、逢低买入、有利空消息时买入。他们寻找买入或卖出的线索或信号,他们可能等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后买入或卖出,或者惊慌失措。他们关注着90日均线、监测着VIX(标准普尔500波动指数)或者其他预测大盘走势的指数(顺便提一下,从统计学意义上看,VIX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预测指数,但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它,往往得不偿失)。他们认为,投资类似于手工艺技能,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习得。他们认为,那些掌握了最佳技能的人必定是出类拔萃的投资者。
投资者会把自己分门别类,并发展相应的技能,例如,价值型投资者掌握的技能与成长型投资者相比略有不同。热衷于大市值股和小市值股的投资者、热衷于国内股和国外股的投资者也是如此。类似这一点在木工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基本的木工手艺,尽管一些人更有天赋。如果你足够聪明,行医也是如此。这也适用于大多数以技艺为基础的运动,同样,一些人对某些运动更有天赋。会计、牙医、律师、工程师等,都是可学习的技艺, 尽管不同的人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体力或精力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学习一门手艺相对比较容易,无数的人在经过充分的训练和学徒期(掌握技艺必须的)后,学习效果都很明显。经过培训的会计师能做审计工作就是最佳范例。但股市中很少有人能跑赢大盘,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能跑赢大盘的人凤毛麟角!因此,只靠学习手艺是不够的,精湛的手艺不足以击败市场。
金融学理论认为,不掌握独家信息,手艺帮不了你,这可能是业余投资者无法跑赢大盘的原因,但专业人士呢?专业人士至少要拥有执业资格证书才能向客户提供建议。投资理财专业的大学生和博士在读生花费了数年时间研究市场,他们学会了如何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学会了计算风险和预期收益,还学会了运用广为人知的分析工具如夏普比率、 R2 (拟合优度系数)和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但他们跑赢大盘的概率并不比没有博士学位的人高。
一些有志成为专业投资者的年轻人很明智,他们在多年的理论学习之后,会投身到其他功成名就的投资大师门下做学徒。在这些大师的指导下,他们通常会学会一门手艺,就如同多年前铁匠收的学徒一样。一些人成长为通才,而另一些人成长为铸剑和制矛的专才,还有一些人专门铸造齿轮和犁头。 今天, 投资者的风格多种多样,这都是他们从师傅那里传承而来的。世界上有很多学历高、证书多、做过学徒的专业投资者,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业绩仍然落后于市场。
他们会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给个人提供投资建议,就如同我几十年前所做的那样。他们是你的股票经纪人、理财规划师、保险和年金销售人员。一些人会给出自己的预测和投资建议,但那些为大牌公司工作的人通常以公司的预测为准。从公司角度看,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它们控制大量员工的唯一方式。大公司会聘用教育背景卓越、受训经历丰富的员工,这些员工看起来或听起来堪当首席经济学家或首席市场策略师的大任,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做预测。行业分析师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领域做出预测。这些著名公司的客户,无论是私人还是机构,不仅从经纪人的教育和经验背景中获益,而且有需要时还能从具有全局观、学识渊博的大佬们那里获得真知灼见。
Ken Fisher
Woodside, California
肯·费雪
加利福尼亚,伍德赛德
jd_7b711*****412 2020-10-29 16:19:50
很好,值得一读,是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