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解读,指导新基建在各个领域的落地应用与未来布局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会议中多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冲击,急需扩大投资提振经济,对新基建的讨论急剧升温,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大规模新基建计划。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理论依据到行动路线,从发展现状到未来布局,从主导技术到应用场景,从投资风险到商业价值,从领军企业到各级政府,从国内环境到全球竞争等新基建中有具代表性的细分领域,打通新基建蕴含多领域、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政策背景,以期给各级政府及政策制定部门、行业研究机构、企业界以及对新基建有关注兴趣和投资意向的读者提供前瞻性信息和专业化判断。
2.作者是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组,由多位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博士组成。组长杨丹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参与国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百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一个工程”奖等。近年来,该团队始终站在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国家创新战略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一线,服务中央重大决策,成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可定性批示,受到国务院及多个部委的表彰。
3.内容上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
本书不同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书主要按新基建的七大类来写作,而是将发改委近期对新基建的界定——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书稿章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并将观察新基建的视角置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国数字竞争之下,力求在新基建的不同领域,实现未来科技、产业和城市之间的深度交互与全方位融通,从而为中国大国数字转型强基赋能。尤其是介绍了一些其他同类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比如:卫星互联网、超级计算机、智能计算中心、智慧能源、智能交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4.写作风格活泼
“有趣”是作者的写作追求,该书延续了《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中既严谨又轻快的文风,使得这一政策导向性较强的主题被赋予了更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