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名产科医生,“态度”最重要/李奎
写书的这一年,就像自己亲身怀了一个孩子。其间,有无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一朝分娩”—— 这本孕产期的科普图书和大家见面了。感谢本书的编辑和画师的辛勤努力, 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
对于大多数孕妈妈来说,“怀孕”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身边怀孕的人很多,听到的关于怀孕生孩子的传闻也很多。然而,一旦自己怀了孕,就发现做任何事情都有点心虚,不知是对还是错,网络上的谣言和负面消息非常多,让人无限恐慌。所以, 现在的孕妈妈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细致型,如惊弓之鸟,在备孕期就开始小心翼翼,很多事情无论科学与否,只要有人说有风险,就一定要避免、要预防。这种孕妈妈还容易做到另一个极端, 就是只要网上说有益于胎儿的东西,就一定要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特容易钻牛角尖。另一种是神经大条型,很迷糊,关于自己的大部分事情都记不清楚,做事无任何规划, 一不小心怀孕了才发现自己怀孕前吃了药、拍了胸片、没吃叶酸,等等。总之,一切都不如意,却又不甘心,就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
其实,怀孕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产检,就会一路通畅。常常有孕妈妈说,要找最权威的医生。那么,到底谁最权威?谁最靠谱呢?对于同一种情况,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可能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怀孕期间,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一个自己信任的产科医生,“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不要今天看一个医生,明天再看另一个,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焦虑,把一个本该是快乐的孕育过程搞得一团糟,让全家人都跟着提心吊胆。
写这本书的动力,是一群可爱的孕妈妈的强力支持。我觉得,既然接诊一个孕妈妈, 就应该尽量把她所有的问题都解释清楚, 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去交流, 遇到专业词汇要详细解释其意义, 力求她们都能听慌。在北大医院时, 每个门诊单元接诊的病人都不会太多。有时会有人问我:“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重复相似的话?”我认为, 虽然对我来说这是重复性劳动,但是对于孕妈妈却很重要。2017年时,我去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学习,看到墙上写了一段话: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y,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do, bu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how you made them feel.
人们会忘记你说了什么,人们会忘记你做了什么,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你给予他们的感受。”
是的,态度,态度最重要!对患者说多说少都可以,但是要让患者感觉到你是真心对她,这 是最重要的。直到今天,在和睦家医院,我也一直坚守着这个信念。我可以很啰唆, 但是让我的孕妈妈们感受到她们被关注,她们关心的问题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满意的解答,这就够了。而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希望能让更多的孕妈妈了解怀孕分娩的种种情况, 快乐、平安地度过孕期。
如有不当之处, 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序:
怀孕就是雷区,每个进来的都是勇土/瓜子、瓜子妈
奎老让我给他的新书写个序,我真是受宠若惊。为啥不找业界大咖写呢?编辑说专家要写, 老婆孩子也要写。作为一个资深编辑,我太清楚她的目的啦,想必大家是想知道点儿白大褂里面的奎老吧。
我才知道奎老有粉丝,还有个美美的名字叫葵花;居然还有粉丝群,真想潜伏进去;也不太清楚他在写科普书,以为还停留在梦想阶段。我知道的还真的是你们不知道的——白大褂里面的他。
真的很浪漫——愿意陪我逛商场,可我不爱;记得每一个纪念日,可我不在意。
真的很暴躁——陪儿子写作业像个中年妇女,唠唠叨叨最后大发雷霆,完全忽视心梗、脑梗的风险。
真的很温柔——对着女儿,不舍得亲亲,怕碰疼她。女儿说爸爸就是抱抱、背背、悠悠……
真的很能干——门诊出到最后一个,下班没准点儿,周末从来不会是两天, 假期从来不完整,值班、开会、学习一件件……
真的很聪明——智商题难不住,英语、日语随时切换,其实这点看发量就清楚了。
这样的一个奎老,写科普还出书,也是挺不自量力的。科普重要,但真的难写啊!既要“科” 又要“普”,如何兼得?也难为编辑了,居然要给奎老出个漫画书,奎老负责保证科学,漫画负责普及。是呀,现在的确是全民读图的时代了,漫画不再是我儿子这个年龄的专利。
怀孕就是雷区,每个进来的都是勇士,所以当你愿意成为妈妈那一刻你就是伟大的。绝大部分人幸运通过成为辣妈,有人正好踩上,有人擦边负伤,产检医生可以帮你扫雷,但不能时刻陪伴你,你难免时时紧张,步步忐忑。你需要一本书,帮你答疑解惑,帮你躲避雷区。
孕期体重控制这个雷看似不疼不痒,但它爆炸起来威力不小,各种并发症风险都跟着增加,所以你需要好好控制。奎老曾经眉飞色舞地给我讲述,他的门诊中孕妈妈产检查体重时特别夸张, 外衣、鞋、手机、钥匙、钱包甚至头饰,统统清理干净才上秤,生怕体重多了一点点而被奎老数落, 怕被说“难道怀孕前家里都不给饭吃吗”……其实我特想跟大家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 请大家问问奎老他自己怎么控制体重的?为何肚子像是快生了似的?难道出生前妈妈都不给“饭”吃吗?尽管奎老自己胖,但对孕妈妈的体重控制管理得却非常严格, 这其实也是强调重在预防吧。一个好医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宁愿牺牲自己呀!
孕妈妈多少有些矫情,有些焦虑,有些抑郁,这些无非都是对孩子的爱,爱之切,所以需要人安慰鼓励。这本书就是把指南、共识、教科书的内容捞叨一下,给你安慰,给你鼓励,陪你走过人生路上最危险的一程,让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谁让我们都要做妈妈呢?
希望每一个勇士都能成为辣妈。当然,产后的体重控制也是必须的哦,否则就真成大妈了。所以,希望奎老再写一本书,告诉你如何产后康复。
序,也是新书预告。但愿有下文。
a***o 2020-05-19 22:17:44
这本非常好,是目前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所有想到和想不到的问题书里都给解答了,而且内容生动有趣不枯燥,不像有些书看似专业但根本看不下去,很高兴备孕期就看了这本书,让无从下手的我变得心里有数,准备怀上就去找奎叔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