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权威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文本准确可靠。
2.从茶文化史与社会史的层次,将两部经典茶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注译讲解,在各章节的题解撰写中,既有横向的关联,也有纵向的对比,通过它可以清晰了解茶叶形态、制茶方式、品饮之法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茶具、茶器形制的变化,可以启发读者进行深度思考。
3.注释中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原文中省略的信息做了必要补充,引证丰富而要言不烦,切实贯彻无障碍阅读的理念。
4.从本书中可以了解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品茶是如何从文人雅趣下沉到民间的“比屋而饮”?煮茶、点茶、冲泡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判断茶叶质量、选择烹茶之水、判定煮茶火候等时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榷茶制度建立之后,给茶农带来哪些负累?等等。
5.这是一本好读的书。陆羽之名“季疵”有什么来历?陆羽不仅写了《茶经》,也曾作《毁茶论》,仅仅是因着装而引发的抗争吗?驸马爷因为贩茶被处死,你能想象私贩茶叶的后果吗?苏轼名句“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说的又是个什么梗?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答案。
6.这是一部有立场、有态度的书。书中有对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的鞭挞,有对官场中官僚上下其手营私舞弊行为的揭露,也有对一项制度建立后如何能规范其运行的思考。这对我们今日的现实生活也有一定的启发。
离***米 2020-06-02 15:41:12
活动买了好多,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