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与李庆能老师相识于2019年年初,一见如故。
笔墨纸间、思想交错,李老师治学严谨、知行合一。作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流程研究院院长,很高兴为李老师的新书作序,对李老师为流程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并推及应用到众多企业所做出的贡献,由衷敬仰!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管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企业管理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手段,那么效率是很难提升的。对于做流程管理的人士来说,对企业的流程再造或流程优化也需要通过信息化这种手段,才能使优化后的流程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
流程管理在国内企业中已经普遍得到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同时,在各类企业中也有很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虽然从事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来往密切,却似乎彼此有界限,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这往往是因为对业务和信息化的理解不同,以及对因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对信息化的需求理解不同所造成的。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需求,未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
李老师是国内流程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不但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而且还有多年的IT行业从业经验及管理咨询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我看过很多流程管理方面的书,发现很少有将流程管理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书。这本书是李老师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书中的很多模型和案例是他在为企业多年服务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最佳实践。通过学习这些案例,能够知道信息化和流程是如何结合的,不仅有认识与启发感悟,更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出版,将填补流程和信息化如何融合的专业领域的空白。对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管好流程、用好流程,会有很大的帮助,对IT人员如何理解业务,如何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开发适用的IT系统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已被列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流程研究院必修教材,李庆能先生作为研究院2019年全球流程专家TOP100人士,为划时代的流程管理革新做出了很大贡献!
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收益,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帮助。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流程研究院院长 王健
前言
我在为企业服务时,曾经和某企业信息化负责人交流。在谈到信息化时,他特别强调:“我们不能把现有的流程照搬到系统中。我们企业更关心流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怎么优化?这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再开发软件。”这是经验之谈。
现在有不少企业信息化做得不好,开发的信息系统不适用、不好用,而且在系统运行后又在不停地修改。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开始信息化之前没有做基于企业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的流程优化。为此,国内的很多IT公司曾经招聘了不少管理咨询专家,目的就是给企业提供流程与信息化一体化整合解决方案,先梳理和优化流程,然后再用IT固化。其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咨询专家、业务人员、流程管理人员等非IT人员不懂IT,而IT人员不懂业务、不了解管理的要求,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导致开发的系统出现了问题。
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给这些相关人员搭建一座桥梁,提供流程与信息化一体化整合的方法,让IT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让非IT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当前,国内不少企业已经将流程管理部门和IT部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流程信息化部,统一负责流程管理和IT工作,这也说明了流程与信息化整合的必要性。介绍流程管理或信息化的书籍比较多,但很少见到将流程管理与信息化两者结合起来的书。本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信息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但是,大量的应用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企业应当更多关注在信息化环境下流程的改造、新流程的适应性,以及对流程监控和优化等问题。流程优化大多都离不开信息化,或者说如果没有信息化,很多流程很难做到显著的优化,效率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应当从更高的视角,从如何经营管理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待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支撑作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提出的基于流程的人和信息系统交互与分工模型、流程管理的PDCAI循环、软件需求PF分析法、流程与信息化一体化整合模型等,可以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流程与信息化一体化整合的内涵和必要性。本书涉及流程管理和信息技术两大专业领域,但我会用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来介绍和描述专业知识,并尽量做到语言精练、通俗易懂。
本书有以下特点。
(1)将流程管理与信息化有机融合。我在某外企工作时使用过美国某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软件,后来又亲自负责实施过30多个IT项目和管理咨询项目,熟悉各类企业的业务特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对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我深刻体会到将两者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如何将两者进行融合的方法,避免因为不能很好地融合而形成的“不协调”的现象。
(2)与理论方法相匹配的案例。案例涉及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涉及企业敏感信息,在不影响读者阅读和理解的前提下已将案例做了适当的处理。
(3)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读者可以选择性地阅读。此外,通过“本书阅读指引图”,读者能够快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可节省阅读时间。
在中国质量协会过程管理与流程框架推进办公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中电企研信息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举办的流程管理师、流程架构师、流程管理与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管理公开课讲座,以及企业内训课中,社会各界学员和企业学员检验了本书的观点,提供了自己企业的优秀流程和信息化案例,并和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此外,我服务过的数十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IT人员,慷慨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让我有机会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实务,对此深表谢意。
本书读者对象为各类组织中的以下人员:
? 流程管理人员;
? IT人员,包括信息化规划、软件开发、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实施人员。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很多朋友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以下专家和朋友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北京中电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虞旭清、北京炎黄盈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系统副总裁刘杰,以及李文浩、赵海峰、刘飞、牟喜红、董丹杰、李根明、吴涛、姚金胜、曹晓东、高洪福、王宁等。期望各界朋友和我针对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李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