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我和我亲爱的孩子多年来一直是“学霸”妈妈与“学渣”儿子的样板图—我这里用了引号,那是因为我的内心并不认可这样的身份标识。我甚至认为我的孩子其实比我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只是他那小脑袋瓜的运作方式与当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点不兼容。我始终相信,一定有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他充分发挥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效地克服缺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霸”一定能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发展出求知的欲望和能力。
孩子的小学五年过得并不容易,他的一点点小进步在很多老师眼里可能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让我坚持保护他幼小心灵中的小小火苗。后来我幸运地接到翻译这本书的邀请,翻译到一半,我就已经开始让孩子试着使用书中的方法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描述了大脑运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特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本书始终立足于有据可查的科学研究和发现,澄清关于学习的误解,并针对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提供简单、有效,并且也很有趣的解决办法。
作者亲切、严谨的文风让我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对本书产生了信任感,所以愿意尝试书中提供的方法。这本书并没有让他立刻变成“学霸”,但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原先那个“入水即沉”的“小秤砣”已经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保持在水面浮浮沉沉了,偶尔还能冲进年级前列。如果说成绩本身只是体现了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则是无价的,能够让他终身受益。
所以,我愿意向所有的年轻人和家长推荐这本书,并且为能够帮助将这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而感到高兴,尤其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汪幼枫
致父母和教师
欢迎打开这本书,您这么做其实是在帮助年轻人更有效地学习,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属于同一个团队了!
这本书中的一些理念在芭布的畅销书《学习之道》(A Mind for Numbers)中讨论过。许多读者认为这些理念不仅很简单,而且实用性很强,所以应该将它们与年轻人分享。我们也听到成千上万的人说,这些理念对于学习所有学科都很有用,而不仅仅是数学。
因此,这本书是为青少年写的,不过成年人也会从中发现一座宝库,里面充满了新颖而实用的理念。稍微了解一下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可以让学习多些趣味、少些沮丧。
这本书有好几种阅读方式。一些青年人可能想独自阅读它。他们可以和朋友们讨论书中的关键理念,以便让这些理念在脑海中得到巩固。一些青年人(和成人)或许只想浏览一下这本书,觉得只要从头到尾读一遍,就能知道该知道的一切。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积极参与才是关键—那些练习只有做过才会有帮助。读这本书时最好在一旁放一本笔记本,用来做笔记、回答问题、针对关键的见解做些涂鸦。对于那些年轻的“浏览者”而言,和一位成年人进行分享、提问和互动的机会越多,收获就会越大。
如果您是孩子的父母、(外)祖父母、姑姨、叔舅等,我们建议让孩子向您大声朗读这本书。一般来说,一次阅读半个小时正合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适当缩短时间。)朗读是一种有趣的开拓性活动,作为一家人,你们可以一起学习。
如果您是老师,您可能希望和学生们一起读这本书。或者您可以安排一段时间的默读,然后进行一次集体讨论。您会发现这本书让您获得了一份共享词汇表,可以帮助您教授其他科目。
在人们学习如何学习时,越年轻越有优势,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比别人提前很多年使用这些方法。同时,这也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而出现的卓越的新职业打开了大门。
感谢您加入我们的学习之旅。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
——芭布·奥克利、
特里·谢诺夫斯基和阿尔·麦康维尔
supermemo 2019-12-26
我去,这不就是‘学习之道’里面的内容么,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新知识。打个青少年版就成新书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