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年。
创办微信公众号“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且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
《有限责任家庭》 “爱与自由”是李雪一以贯之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关系中,也体现在界限感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守住界限”都是重要的觉知方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也只能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新版)》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
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潜意识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年。
创办微信公众号“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且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
可能是看惯了论文式的心理学著作。这本书里面大量引用个例,比如我家孩子,亲戚家孩子,朋友家孩子甚至还引用网友留言中提到的孩子……这种长得像鸡汤的写作手法让我差点弃书。其实,扔掉心理学这个标签,当成科普读物感觉更能接受。
这本书,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大问题,却细思极恐,例举的例子比较断章取义,说到一物因必与另一物果,太过浮华与表面与局限了;好的跳出思维里的墙的话道理可以,一般心理学的很多道理也引入其中,描述像穿着心理学的外衣,给人感觉却不严谨 缺求实。我可以理解此书符合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成长心路历程,打破常规带来的新鲜感,但我内心不允许鸡汤/变形鸡汤/肤浅存留于此!
道法自然,而自然需要一生的心力去认识。(这不是一本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表达自由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书。)
看似在谈亲子关系,其实是在觉知,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你,以及为什么会形成现在的亲子关系?太多共鸣,五星推荐.
请给我真实 2017-03-22
一篇文章三页,所以每篇差不多是提出一个理论然后没有然后了,观点提出好多不能深入阐述和证明,读完都是蜻蜓点水的感觉。很遗憾,感觉可以写更好些的。也遗憾最近巨婴国也读的不开心,两本期待高的书读完都挺遗憾。 20170322 笔记做了,收获不少比如吃的苦中苦谎言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