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创业”又一次成为高频词频频亮相。李克强总理更是在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及“科创板”“创业投资”“融资”“减税”等关键词,表达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与鼓励。自李克强总理首次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国内便掀起了创业热潮。5年来,我国不断全面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要以促进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为抓手,以构建双创支撑平台为载体,分类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并提出了各类型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大学生作为创业群体中的有生力量,是国家、社会和高校大力扶持的重点群体。然而,大学生创业虽然受到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视,却普遍存在的创业意识、能力不强,创业实践经验少,以及缺乏资金和各项支持服务等问题,使得很多创业点子还未得以实施,便胎死腹中。尤其初创期是每个创业项目最艰难、最具挑战的阶段,也是每位创业者生理与心理最为焦灼难熬的时刻,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帮扶和鼓励。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8月,是由上海市政府发起的国内首家传播创业文化、支持创业实践的公益机构。创业基金会以培育创业环境、播撒创业种子、激发创业力量为使命,联合社会各界开展创业倡导、创业教育、创业资助等业务,作为全国首家从事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活动的公益机构,创业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旨在通过专业化团队运营,集合社会各界资源,为优秀创业者、创业项目提供专业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创客平稳度过初创期,实现项目的孵化与落地。创业基金会已设立23个分会及专项基金,密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根植创业人才的土壤,形成了全方位支持创业实践、培养创业人才、传播创业文化的工作网络。截至2019年6月底,天使基金累计受理创业项目申请8720个,资助项目2469个,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其中不乏盈利千万、享有高知名度的优秀项目,如饿了么、泰坦科技、同臣环保、柏楚电子、精智实业、漏洞银行等。越来越多有梦想、有激情、有准备、有能力的青年创业者在天使基金的陪伴下起航、成长,优秀创业企业不断涌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创新创业作为互联网化的重要特征,推动着创业者聚焦的热点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互联网创业项目。作为在天使基金申请、创新创业教育与传播等创业服务领域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着多年深度合作的机构,此次,创业基金会非常荣幸能在创业书籍出版上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新的合作,并将《创享·创青春:创时代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案例集》纳入创业基金会创业丛书。本书精选收录了众多优秀创业案例,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创业动向和别具一格的创业想法,通过大量真实具体的创业实例,描绘出当代年轻人在社会大背景下创业的理想和激情、艰辛和迷茫。针对当下年轻创业者可能存在的缺乏创业信心和经验,对市场行业格局把控的疏忽,容易鲁莽冒进的问题,本书希望能让读者通过见证一位位普通创业者逐步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的真实经历,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获得宝贵的创业经验和启发,实现自我创业路的进阶。书中精心收录了“丁狗网:打响大学城团购‘第一枪’”“独立日:面向服务业的大学生兼职资源整合监管平台”“MENG旅行:旅行路上的造梦师”等经典创业案例,系统涵盖了其组织架构和营运模式等干货,从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切入,力图为读者带来最全面、最具参考价值的创业经略。如今,创新创业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和施政纲要中的要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价值取向,一批批成功创业者的涌现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响应。
在此,衷心感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分会,特别是高伟老师为此书的编写及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和付出的辛劳!相信此书定能帮助众多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在前人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养分,继续砥砺前行,创造辉煌。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2019年8月
前 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党组、上海市教委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效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关部署和要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协同创新,深化改革,着力构建集“协同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开放式”创新创业实践实战、“六阶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上海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精神突出、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商科创新创业人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首届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创始理事单位、国家级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首批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等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在长达近一个甲子的办学历程中,累计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已超过毕业生的总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于2005年成立学生创业中心;2008年成立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分基金,2013年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共计1200万,面向国内各高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开放申请、立项资助创业项目;2016年1月成立创业学院;2016年6月与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合作设立“古北620”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7月开始,每年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合作开办为期一年的“博实”国际商业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特训班,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资源均面向校内外创业大学生开放。本书收录的创业案例鲜活而生动,内容多元而丰富,不少就来自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分会立项资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620”创业孵化基地和学生创业中心入驻孵化项目,“博实”国际商业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特训班学员创业项目以及全国MIB创新创业精英挑战赛获奖项目。创业案例的行业涵盖丰富,分出口贸易类、电子商务类、IT技术与互联网类、校园广告媒体类、现代服务类、文化创意类,并附上名企创业案例供读者比较借鉴。
本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孵化的成果及经验,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新实践案例,贴近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创业实际,具有创新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分析和解决创新创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创业者的创业力。在此,对为本书做出贡献的所有朋友尤其是案例主人公一并表示感谢!
在新时代使命的驱动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创业是一场关于认知、学习、实践、创新的马拉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预祝各位创业者在创业马拉松中前程似锦,鹏程万里!新时代新征程,育人也是一场不容失败的创业征程,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与创业者一起成长!
编 者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