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生的人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275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9-11-01 06:11:07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清水荣司
  • ISBN:9787210114215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准备了一万条借口,只为推掉一次聚会;

和认识的人顺路,只有刷手机才能缓解尴尬;

为了躲开熟悉的人,特意多走了2公里;

满屋子陌生人,只想静静待在角落……

是真的害怕社交?还是太过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

其实,所有的尴尬都是成年人的“认生”!“认生”是一种“对人际关系感到强烈不安”的状态,据统计,全球60%以上成年人都有“认生”的情绪。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训练,就能很好地改善“认生”状态,甚至可以将认生转化为战斗力,让自己的生活、职场、人际关系取得大突破!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学到:

1.改善焦虑状况!锻炼“承受不安的肌肉”;

2.改变想法!抛弃让你掉入认生漩涡的10大思考恶习;

3.社交恐惧退散!摆脱认生的10大技巧;

4.社交焦虑自愈!一个人也能进行的10大克服社恐的自我训练法;

5.社交恐惧不再来!避免认生复发的3种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

(日)清水荣司,精神科医师,认知行为治疗专家,千叶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至普林斯顿大学留学,累积经验后,担任千叶大学研究所医学研究院认知行为生理学教授,兼医学系附设医院认知行为治疗中心院长与儿童心理发展教育研究中心院长至今。

常和多位认知行为治疗师一同治疗焦虑症(恐慌症、广泛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强迫症和忧郁症等疾病。一年内进行的认知行为谘商约有2464件(2016年统计)。著有《认生的人: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自己治疗“社交焦虑”,对自己有自信!》《在家也能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如何克服忧郁症、焦虑症》等书。

译者:

高钰洋,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日语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


编辑推荐

1. 通俗,科学,专业,兼顾实操,有态度,有方法。

以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为基础,围绕“伯恩斯”10种认知扭曲展开,结合实际治疗经验,为读者提供了细致、有针对性的自我训练方法。

2. 破除“害羞”“内向”就是“社交焦虑”的认知误区。

长久以来,我们普遍把“害羞”“内向”认为是“社交焦虑”的主要特征,认为“认生”是一种性格特性。但实际上,大部分“社交焦虑”都是由“生活事件”引起的,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只有清晰把握带来应激反应的事件,才能真正走出“社交焦虑”。

3. “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为“社恐青年”正名!

“社恐青年”一直被认为是当代青年逃避社交的借口,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社交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都需要通过调整自我认知来摆脱。

4. 适合各类人群阅读。

“社恐青年”可以通过此书摆脱自己的“社交焦虑”,一般读者可以通过书中方案应对生活中的尴尬时刻,专业治疗师则可以参考本书方法,丰富自己的咨询策略。

5. “社恐青年”zuijia求生手段。

分析原因、找到针对性方法,以情景再现模式指导“社恐青年”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应对职场人际关系。


下载地址

序言

  身为男性的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便利店的限量甜品非常诱人,你很想美美地享受一番,但是心里却在打鼓,“一个男人拿着甜品到结算台太丢脸了”。
  身为女性的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一款心仪已久的发型,你很想尝试,可是不善言谈的你最终只告诉发型师“差不多剪剪就行”。
  正在工作中烦恼的你,由于不擅长和客户面对面地交流,新客户也没找到,连老客户都对你抱怨连连。
  还有正在被病痛折磨的你,发烧、头痛、咳嗽接踵而来,早该去医院看病,可是你却因为害怕和医生对话,难以迈入医院大门。
  上面的情况,全部都是人们实际存在的“烦恼”。
  这些烦恼表面上看起来不尽相同,实际根在同处。他们的原因都是“成年人的认生”,“社交恐惧症”的前兆。
  “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对方是怎么想我的?”
  “他们是怎么评价我的?”
  这些想法在你的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循环,让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无法提出自己的要求,甚至无法和他人交流。处理人际关系(也称作“社交”)产生的强烈焦虑,极端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变成“社交恐惧症”。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多少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所以,本书中用“认生”一词表述达到病态之前的“预备”状态。
  如果每个人都没有对于社交的焦虑情绪,也许就不会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样一来,任何人的言行都会瞬间脱离正轨,变得杂乱无章,人们行动起来更会变得旁若无人
  般肆无忌惮。
  因此,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要的。只是,当今社会中的人们,总是在“程度”的把握上有所偏离。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过多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生活负担加重,心情变得压抑、痛苦。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我将在书中慢慢回答这个问题。
  我,很担心现在的你。
  你有没有过分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
  你有没有感到生活焦虑不安?
  日本某个电视节目的调查结果显示,64%的日本人称自己“认生”。美国的专家测算得出,有10%的人需要治疗“社交恐惧症”,其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果将“认生”看作社交恐惧症的前兆、临界线的话,那么60%的人对社交感到强烈的焦虑,10%的人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听起来很拗口,其实很久以前被称为“恐人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成人的认生”有什么特征
日本有“一亿人”认生? / 003
不沟通也能活 / 006
社交恐惧症是什么? / 009
“逃跑可耻”引发人们共鸣也是因为社交恐惧症吗? / 013
认生的潜在风险:痴呆症和自杀倾向 / 017
压力和焦虑,不都是消极的 / 021
克服认生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 023
内向的人,更容易认生吗? / 025
比起血液性格学说,人格五因素模型更科学 / 027
认生会遗传吗? / 030
抗焦虑训练的必要性 / 032
第二章导致认生的十大恶习
伯恩斯 10 种认知扭曲 / 039
1. 非此即彼思维 / 043
2. 以偏概全 / 045
3. 心灵过滤 / 047
4. 贬损思维 / 049
5. 妄下结论 / 052
6. 夸大与缩小 / 055
7. 情绪推理 / 057
8. 应该思维 / 059
9. 贴标签 / 061
10. 罪责归己 / 062
逃离认知扭曲的方法 / 063
“民意调查”帮助恢复自信 / 066
第三章摆脱认生的 10 种方法
1. 发现焦虑,控制焦虑 / 073
2. 转移注意力 / 078
3. 更换记忆 / 083
4. 发现小确幸 / 088
5. 多表扬自己 / 091
6. 寻找其他的思维模式 / 095
7. 学会听别人说话 / 098
8. 与人亲近 / 103
9. 如何在公共场合保持冷静 / 105
10. 想得开的办法 / 107
第四章治愈认生的10大自我训练法
1. “暴露疗法”——踏入自己的禁区 / 113
2. 必须尝试的“退货练习” / 117
3. 受用一生的倾听术 / 121
4. 必须学会的“I Message” / 124
5. 接轨国际化礼仪 / 128
6. “三明治说话法”说难题 / 131
7. 想象成功,激励自己 / 133
8. Small Step,记忆成就感 / 135
9. “心练”——5 分钟快速练习 / 138
10. “情练”——10 分钟正念疗法 / 141
第五章防止认生复发的3种办法
1. 平复心灵的“积极练” / 147
2. 渐进性松弛疗法放松身心 / 150
3. 调整心情、转换注意力的呼吸法 / 152
第六章认生的人工作沟通术
小 A 的故事 / 157
克服认生,俘获顾客的心 / 160
借助紧张提升工作质量 / 163
用金钱计算烦恼的时间 / 165
学会有效地附和、倾听 / 168
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要学会倾听 / 170
认生的人更可靠 / 172
“因为认生才更好” / 174
应对强势对手的积极方法 / 177
“损坏录音带法”应对攻击性对手 / 181
传家之宝——逃跑大法 / 183
缩短距离的“Small Talk” / 186
没有不能说的话题 / 189
人见人爱的说话方式 / 192
后记

短评

  • 顾大海 2019-09-22

    本社恐患者亲测有效

  • Z.S 2019-09-27

    谈话是门小学问 从心底里认可自己 方能够游刃有余不怯场 外面真的 没什么可怕的

  • 浅若清幽 2019-09-24

    一开始以为是跟潮流的书,看到内容,发现很实用,轻心理学,能指引读者发现一些问题,也能根据方法指导行动。

  • 居老师家锦鲤 2019-10-10

    其实我从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人际交往中能通用的语句,很实用

  • 雨字头的文 2019-10-31

    认生,也是一种优势。

    书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