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80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9-10-31 06:10:40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德] 罗德里希·普塔克
  • ISBN:9787505747579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15世纪初,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在15世纪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东亚与西亚之间的各条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的便是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条航线,以及沿线各文明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盖。这条航路历史悠久,对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东非到东亚的航海者们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风节律,穿越极其遥远的距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层面促使各个文明区域相互联系。

相比于大西洋航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旧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仍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且混乱,当今人们对于历史上这条航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具体位置等信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于这条航路的认识与研究仍旧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罗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德国汉学家,目前在慕尼黑大学任汉学教授。著有《中国、葡萄牙与南洋:海洋与商路,宗教与贸易》等书。

译者简介

史敏岳,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北京大学德语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德语近现代文学,在校主讲德国文学史等课程,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和译文数篇。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罗德里希·普塔克是德国著名汉学家。他聚焦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严谨的笔触描述了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由亚洲人主导的宏大海洋世界。


下载地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海域
第三章 海洋的百衲毯(从远古到公元元年)
第四章 各区域的融合(公元1—600年)
第五章 在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约公元600—950/1000年)
第六章 在远东的漩涡中(约公元950/1000—1350年)
· · · · · · (更多)

短评

  • 虾米 2019-10-18

    相较地中海,从日本到东非的海上交流史著作可谓少之又少,这本有补遗之功,考虑到亚洲海域周边文明的复杂和考古证据材料的参差不齐,此书的写作就更不易了。作者的大致思路是,既强调三大核心海域(南海、南亚、海湾及其周边)各自独特的发展性格,又将其从碎片到整合的“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呈现。以此为出发点,作者探讨了推动一体化的相关要素:大陆权势的海洋政策与制度、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跨洋传播、贸易与资本... 相较地中海,从日本到东非的海上交流史著作可谓少之又少,这本有补遗之功,考虑到亚洲海域周边文明的复杂和考古证据材料的参差不齐,此书的写作就更不易了。作者的大致思路是,既强调三大核心海域(南海、南亚、海湾及其周边)各自独特的发展性格,又将其从碎片到整合的“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呈现。以此为出发点,作者探讨了推动一体化的相关要素:大陆权势的海洋政策与制度、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跨洋传播、贸易与资本的周转流动、知识与技术的普及交流,等等。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动态而非刻板的、区域重心不时动荡转移、进而折射陆上强权如接力般盛衰不定的海上丝路。 (展开)

  • 陆钓雪杜诗镜铨 2019-10-19

    本书以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各海洋文明为主体,以自东向西的顺序,着重强调了沿岸文明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相互作用。另外,本书也强调了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东南亚发挥的影响作用以及东南亚各文明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的区域交流状况,将一直以来缺乏关注的东南亚地区嵌入“海上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广大领域。在这片领域里,南印度、东非海岸和亚丁湾、波斯湾等地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书在探讨以... 本书以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各海洋文明为主体,以自东向西的顺序,着重强调了沿岸文明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相互作用。另外,本书也强调了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东南亚发挥的影响作用以及东南亚各文明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的区域交流状况,将一直以来缺乏关注的东南亚地区嵌入“海上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广大领域。在这片领域里,南印度、东非海岸和亚丁湾、波斯湾等地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书在探讨以这些区域为代表的“西航路”部分时,也讲了地中海航路与日后西欧开辟的大西洋航路对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最后,本书也提及了15-16世纪的印度洋—太平洋形势变化,着重强调了老牌航海大国中国与西欧新兴殖民国家葡萄牙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明朝最终被葡萄牙取代,荷兰和英国并入世界 (展开)

  • 无斋公子 2019-10-16

    罗德里希·普塔克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汉学教授,他对历史上曾经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非常感兴趣,并在这个领域开展了许多深入研究,还曾写过《中国、葡萄牙与南洋:海洋与商路,宗教与贸易》等书。 普塔克指出,早在15 世纪之初,来自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 罗德里希·普塔克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汉学教授,他对历史上曾经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非常感兴趣,并在这个领域开展了许多深入研究,还曾写过《中国、葡萄牙与南洋:海洋与商路,宗教与贸易》等书。 普塔克指出,早在15 世纪之初,来自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更不必说盛世大唐、万邦来朝的繁盛景况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那条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以及航线周围地域文明的发展历史,在他的新作《海上丝绸之路》中,普塔克以严谨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由中国人主导的宏大海洋世界。 (展开)

  • 汗青堂 2019-10-21

    汗青堂第37本书《海上丝绸之路》,以严谨的笔触描述了古代航路变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为读者呈现了当时由亚洲人主导的宏大海洋世界。

  • Peter 2019-10-16

    推荐

    书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