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快乐,传递亲情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朱家雄教授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困惑:婴幼儿看得懂图画书吗?图画书对婴幼儿有用吗?
家长产生这些疑问的根源是他们把焦点放在孩子与图画书的直接关系上,只关心孩子对书的反应,把图画书当作帮助婴幼儿成长的认知工具。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婴幼儿与图画书的关系,将图画书定位在感受快乐、促进亲子关系、加强心灵沟通等方面,家长的困惑可能会得到一些解答。
婴幼儿感受快乐的媒介
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说:“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
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脸,脸,各种各样的脸》就是一本能给家长和
孩子带来快乐的图画书。
这本书在日本长销30年,到现在还是居于畅销书榜前列。这是一本很简单的书。由于脸的轮廓、眼睛、鼻子和嘴巴的线条和位置的改变,表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快乐的脸,悲伤的脸,笑的脸,哭的脸,生气的脸,睡着的脸,威风的脸,苦恼的脸……
这样简单的设计,对孩子来说却是意味深长。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之内眼睛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但是研究显示,婴儿在出生后10分钟之内就能够识别人的脸。心理学家范茨的实验发现,2~6个月的婴儿在人脸图形、同心圆、报纸、白纸、红纸和黄纸中间,注视人脸图形的时间最长。这是因为孩子本能地会对他的照顾者—人类,产生天生的信任感,进而对人脸最具好感。
传递亲情的桥梁
我们曾经拿着这本书给不同的孩子看。一位家长告诉我们,他家13个月的孩子不可思议地喜欢这本书,喜欢指着书中哭泣的表情说“哭,哭”。另一个家长说,非常推荐这本书。
这是一本能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快乐的书。孩子没有理由地非常喜欢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边看,一边对着妈妈模仿书上表情。孩子发现新表情的心情,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父母发现孩子学会表达更多的表情,心情也会同样激动。
孩子最早的图画书,未必需要很曲折的情节。一页一个场景,恰好符合他的认知水平,适合他随手翻阅。
不满一岁的孩子会很喜欢这本书,他们喜欢人脸;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很喜欢这本书,他们关注人的表情;三岁多的孩子也很喜欢这本书,他们惊叹于图形和线条的千变万化。
婴儿不仅由这本图画书获得了情绪体验,而且通过不断的模仿表情为将来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父母则在与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通过表情和动作的互动达到一种相互的理解和心与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