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部分重要流域如淮河、辽河、黄河、海河流域以及长江开发已超水资源承载力,显示出严重的水资源压力。在地域分布上,我国水资源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种不均衡性导致了供水压力的增加,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使得供水问题更加突出。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旨在加强用水管理,推动节水工作。《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发改环资规〔2019〕695号)、《“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21〕1516号)、《工业水效提升计划》(工信部联节〔2022〕72号)、《节约用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6号)等文件,通过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强度,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节水重点行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对于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通过循环利用冷却水,实现对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有效冷却,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是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循环冷却水技术,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效的热交换过程,实现对设备的冷却与保护,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然而,循环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不容忽视,如水垢的形成、设备的腐蚀、微生物的滋生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当前深度节水新形势下,采用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水源,循环冷却水高浓缩倍率运行,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处理后回用等,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循环冷却水技术,探索其优化与创新之路,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保障设备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书基于编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循环冷却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补充水处理、防垢、腐蚀控制、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控制、旁流处理以及监测与运行管理的知识,此外,本书还关注了循环冷却水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其中的难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整理汇编。在编写上,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可供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水处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环境相关专业师生、环保爱好者和宣传工作者参考。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技术、循环冷却水结垢控制技术、循环冷却水腐蚀控制技术、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控制技术、循环冷却水旁流净化技术、循环冷却水系统监测与运行管理、附录。实际工作中的环境问题各种各样,书中所选都是环保工作者常用到的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
本书由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胡大龙和西安交通大学王文东主编,参与编写的其他人员有: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余耀宏、张江涛、王正江、姜琪、许臻,西安交通大学李超鲲,以及西安益通热工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王园园。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