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大国靠跟踪模仿实现强大,作为后发者,在现有领先国家掌控的技术体系、价值体系内,在现有技术轨道的延长线上,很难形成竞争优势难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价值链有利的位置。纵观历史,要打破先进国家产业锁定,就须开辟新的技术轨道,即创造“另辟蹊径”的颠覆性技术。可以说,谁掌握了重大颠覆性技术,谁就拥有了谋求“时代差”的能力,就能掌握未来发展战略主动权,就能实现引领发展。放眼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轮颠覆性技术浪潮正在兴起,如何通过颠覆性技术变革实现换道自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中国工程院自2017年设立“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项目”,依托院士团队,对颠覆性技术开展了持续、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归零效应”“重塑格局”“未来主流”的三大特征,总结了颠覆性技术在驱动“技术替代”、决定“组织存亡”、影响“大国更迭”内在机制,并立足“技术-组织-国家”视角,对“从边缘力量到未来主流,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路径”“重大颠覆性技术、康波周期、世界体系变迁与大国的兴替更迭”“能引发下一轮康波周期的潜在颠覆性技术方向”“中国与世界,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颇具特色的共识。
本书是该项目三期的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面临严峻外部形势,围绕中国在由大变强阶段的战略需求,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针对如何采用重大颠覆性技术补足相关行业“发展短板”解决产业“薄弱”问题,聚焦当前颠覆性技术密集涌现的“信息电子、材料制造、能源动力、生物医药、前沿交叉”五大领域,依托院士团队,设立了5个“纵向”领域研究课题和1个“横向”总体研究课题。一方面,按领域纵向深入研究,把成果“做实做深”,提升研究可行性;另一方面,跨领域横向综合研究,提升项目研究体系性和综合性。
本书通过“拥抱变革,颠覆性技术浪潮下的技术创新”“换道自强,重塑未来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行稳致远,抢抓颠覆性技术创新浪潮的政策建议”三篇共26章系统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
编著者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