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添加剂——理论与应用》前言
一种优良的电镀工艺,不仅要有优良的镀液性能,如分散能力、覆盖能力、沉积速度、整平能力、导电能力和电流效率等,而且要有优良的镀层性能,如硬度、脆性、应力、晶粒大小、光泽度、磁性、可焊性等。要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是相当困难的,常常会顾此失彼,互相制约。因此,一个好的电镀配方实在得之不易。
人们在偶然的实验中发现,在电镀配方中加上某种物质会产生奇特的细化晶粒和光亮镀层的效果,而且添加量较少,这就是人们说的“电镀添加剂”。电镀添加剂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用较少的费用就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利益,所以电镀添加剂的成分属于商业秘密,在市场上只以商业代号出现,只告诉你如何应用,而不告诉你是什么东西,这就使得电镀添加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因为电镀添加剂是一种神秘的物质,人们对其认识还很肤浅,而且有些添加剂的介绍也只限于只言片语,一带而过,所以,人们要推动添加剂的发展,寻找更有效的添加剂,实在是难上加难。
要发展新型的电镀添加剂,首先必须了解前人的工作,弄清哪些物质可当添加剂,它们有哪些优缺点。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对于每一个镀种,你要把几十年来分散在各种期刊杂志上的添加剂信息找出来,然后加以总结分析,找出其结构特点,再去寻找合适的化合物,这可不是几天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事。因为早期的资料都未进入计算机数据库,找起来十分费力。
《电镀添加剂——理论与应用》一书,是我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以手工方式查遍当时所能找到的有关国内外电镀添加剂的专利、论文、会议文集、参考书以及有关公司的产品说明书等,然后按其发表的年代,将各处分散的资料加以汇编,从中看出其发展的历程;然后再从应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各镀种所需的基本成分、含量与配比;最后在可能的条件下从理论上分析各种电镀添加剂成分的作用机理,以加深对各组分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用量的理解。此书的初稿曾按“电镀添加剂总论”书名在中国台湾地区以某杂志特刊合订本形式发表,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形成了一书难求的局面。2001年11月中国表面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青年电镀工作者会议在广州举行,我应会议组织者广东达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华先生的请求,摘录该书部分内容以内部资料形式在会上发送,受到大家的欢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现将此书修订补充后正式出版发行。
《电镀添加剂——理论与应用》一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电镀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它偏重于理论或普遍规律的阐述;第二部分是各种电镀所用的添加剂的演变过程,起作用的主要基团或结构单元,以及一种实用镀液需要由哪几种添加剂组成等等,这一部分偏重于实际应用,也便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读者查阅或参考。
电镀添加剂的作用原理与选择规律,涉及有机化学、电化学、配位化学、高分子化学、表面化学以及物理、机械、环保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也无成熟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只能凭借自己现有的学识,从自己汇集的资料找出某些规律来,所提出的看法可能非常肤浅,甚至可能有错误。期望广大读者多多指教,提出宝贵建议。
方景礼
2006年1月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