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您手中的这本中译版《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是尽心竭力、皓首穷经的成果。早在砥志研思这些高度情境化的经典百年故事之前,译者始终致力研究和探索北欧文学,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带给您最权威的安徒生童话中文译本。没有石琴娥女士,这本书不会成型,而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为这部安徒生作品作序。
安徒生是一位对丹麦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作家。他的童话故事在全球已经成了丹麦文化的象征,而在他的祖国,几乎所有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我知道这些故事在中国早已闻名遐迩,一想到自己与许多中国人分享这份对安徒生故事的喜爱,就让我心中感到十分温暖。有趣的是,鲁迅本人热衷于将外国儿童文学引进中国,他的写作很有可能也受到了安徒生的
启发。而他的弟弟周作人则是第一个将安徒生作品翻译成白话文的人。就像鲁迅的作品一样,安徒生的故事启迪了许多中国人,无论是伟大的作家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许让安徒生作品
变得普世且永恒的原因在于,他通过儿童般的天真来辨别成人世界的陌生感。他以一种极具想象力的方式揭穿精英阶层隐秘的自命不凡,并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便是他最具悲剧色彩的故事,也都包裹着一层童真的面纱;他让我们通过孩子无限的希望与乐观看到绝望的现实。
当安徒生通过儿童纯洁的视角将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他揭示了我们所有人在社会中不时会面临的荒谬现象,让我们欢笑、哭泣、反思。成年人凭借着我们所有的知识与经验,有时
会沉迷于表面的浮华,而错过就摆在眼前的简单真理。简单的真理,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在孩子的眼中一清二楚。这种纯洁是值得珍视的,我们也希望长大成人后,自己的内心依然能保留这份纯真。它让我们不带批判的眼光而是用爱看到周遭的美。安徒生的许多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或《小美人鱼》,但当这些故事戴上纯真的面纱,即便是最悲惨的结局也会显得甜蜜,而现实的悲伤则不那么可怕了。
有趣的是,尽管安徒生是一位狂热的旅行家,并曾留下“旅行即生活”这句名言,但他从未踏足中国。尽管如此,在他的一生中,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对于十九世纪的丹麦而言,中国一定看上去不可思议的遥远。或许正因如此,在安徒生心目中,它变成了一个奇迹与想象的国度,一个充满魔法、冒险、王子和城堡的地方。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安徒生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童年住所附近的河流下方,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一个神秘而辉煌的伟大帝国叫做中国。他幻想着也许在一个命中注定的夜晚,一位中国的王子会从水中走出来,邀请他去参观自己的王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象征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也许会以旁人无法做到的方式理解和欣赏他。
??
甚至在安徒生的时代之前,中国就已经启发了许多丹麦人。安徒生成年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就在这座城市的市中心,您会发现丹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趣伏里乐园自170多年前建立以来,这座游乐园的建筑便深受中国水手故事的影响。安徒生经常参观这座公园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他的故事转而又为乐园带来灵感。如今,当您一踏入
趣伏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漂亮的哑剧剧院,其设计风格类似于中式大门,舞台的上方悬挂写着“与民偕乐”这四个汉字的匾额。而这一切的灵感都来源于《夜莺》这个故事。
我想告诉您的是,尽管各个文化和国家或许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以及独特的叙事传统,但这些传统往往是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互动而发展并丰富起来的。我们的人性共通。而伟大的文
学和故事设法捕捉我们共同的处境,并赋予它们普世的吸引力。
有人曾说过,“世界之美在于人类的多样性”。正是这份多样性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欣赏世界,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反思自己。我们的多样性中蕴含着力量,通过拥抱多样性,我们可以从我们共通的人性中汲取智慧,而不受国界或政治的影响。
不同文化之间通过分享故事来丰富自己,这使得专业译者这一角色变得至关重要。翻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绝不仅仅是逐字逐句翻译文字。对于文化的解读以及对原作者个性和风
格的了解,与理解文本同等重要。翻译也不能过于直白,而是要在新的模式下让译文变得通俗易懂。石琴娥女士还必须考虑到中文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又能让读者体验丹麦文化的独特之处。即便对于经验最为丰富的译者而言,这样的任务也很艰巨,更何况需要翻译的是一个来自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近200年前的作品。
丹麦是一个小国,丹麦语是一种使用者相对较少的语言。许多早期的中文翻译都是根据英译本而不是丹麦语原文完成的,但这种由其他语种进行的转译经常会丢失许多精妙的细节。这
就是为什么您手中的这本书如此珍贵。石琴娥女士是为数不多、直接从丹麦文翻译的译者之一。石女士的一生都沉浸在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当中,学习多种语言,研究优秀作家们的历史——通过这些,她为众多中国读者打开了欣赏安徒生以及其他伟大的斯堪的纳维亚作家作品的大门。
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我们偶尔会很难理解一段话背后的含义。但石女士对这些细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曾经跟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名瑞典妻子在与丈夫吵架后为她的丈夫做了一碗大米粥以示歉意。在中国的语境中,这个行为听上去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大米在瑞典北部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商品,因此这一表达歉意的举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正是这样的
洞察力使她的工作超越了简单的翻译。为此,石琴娥女士于2006年被授予了“国际安徒生大奖”,以表彰她在国际范围内对安徒生作品的研究和推广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获得该奖项的三名中国公民中,她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人。由于她致力创造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她在2010年获得了由丹麦女王陛下颁发的“丹麦国旗勋章”。
这本书中的童话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看到彼此间的共同点。而这样的经历将促进丹麦与中国之间的了解、互惠和友谊。虽然世界变小了,但有时亲身体验世界依然困难。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就像是回到了安徒生的时代,是我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分享的故事将全世界的人团结在一起。
愿丹麦和中国两国人民间的文化交流能够在未来继续激发出伟大的作品,推动共识,并像过去一样持续丰富我们的文化。
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故事不断传播、启发和吸引中国和丹麦的读者,点燃我们对文化交流的热情和对彼此的好奇心。安徒生曾写道,“整个世界都是一连串的奇迹,但我们对它们太过司空见惯,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平凡的日常琐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醒大家,关注自己身边这个非凡的世界,永远不要忘记—“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最美妙的童话”。
时任丹麦王国驻华大使 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