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像之美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6169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4-27 04:10:01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陈柯翰
  • ISBN:978751174633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另一个是唐宋时期。本书对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展示,是一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窟造像艺术的普及读物。

本书从佛教艺术初始,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犍陀罗第一尊佛造像开始,一直到北朝晚期逐渐民族化、中国化的本土造像,覆盖了从犍陀罗到巴米扬,从古龟兹到克孜尔,从莫高窟到麦积山,从云冈堡到龙门镇,从响堂山到龙兴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的造像艺术脉络,长达一千年的时间跨度。

本书精选了国内石窟寺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百余尊造像精品,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双重呈现,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本书特邀国内外佛造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从历史、艺术、文化、哲学、鉴赏及历史风格演变等多个角度,对石窟造像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


作者简介

陈柯翰

本名陈资斌,独立出版人、平面设计师、艺术品经纪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研究员,中国价格协会文物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一画会主理人。致力于研究与推广中国书画及古代佛造像艺术,足迹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馆及历史文化遗迹。编著有《乐舞之美:丝绸之路石窟中的佛陀与乐舞》《一画》丛书。


王凯

策展人、青年作家、《凯爷聊艺术》主理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研究员、中国价格协会文物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委员、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策展人,获意大利那不勒斯国际经典文化艺术节国际策展人奖。编著有《乐舞之美:丝绸之路石窟中的佛陀与乐舞》《画家的觉察:从达芬奇到徐悲鸿》《千年一窟看云冈》等。


下载地址

序言

犍陀罗艺术及其风格特点

文/[法] 奥斯蒙德??波比拉赫齐

译/谢倩雪 戴怡添


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在该地区诞生的犍陀罗艺术的特点是图像创作主题集中于对佛陀生平的描绘,风格独树一帜;使用片岩,并且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让人联想到希腊古典主义。跨文化的互动,使一种独树一帜、新颖而完善的艺术形式在犍陀罗诞生了。


犍陀罗艺术引介

犍陀罗艺术是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诞生于犍陀罗地区的一种具象雕塑。它的起源与佛教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印度教有关,因为这两种宗教在贵霜帝国(一至三世纪前后出现于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古国)时期都在印度盛行,体现了跨文化的区域因素。与其他形式的佛教造像艺术相比,特别是与阿玛拉瓦蒂(Amarāvatī,南印度的一种佛教艺术,是早期佛教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和龙树山(Nāgārjunako????a, 南印度佛教遗迹)的造像相比,犍陀罗艺术的特点是图像创作主题集中于对佛陀生平的描绘,风格独树一帜,使用片岩(具有典型的片状构造的变质岩的一种,在犍陀罗地区很容易获得),并且其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让人联想到希腊古典主义。西方和东方的相遇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推进了佛教和印度教的创新。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来,希腊人在犍陀罗地区的存在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这些雕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波斯、罗马、帕提亚、斯基泰,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影响。多民族多文化的互动,促生了一种既融合又独特的新式艺术,它被称为“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这个地区是以曾经为波斯帝国的一个东部总督属地的名称来命名的,主要覆盖了肥沃的斯瓦特(Swat)河下游和喀布尔(Kabul)河流域以及印度河上游下段地区,围绕着古城布色羯逻伐底(Pu??kalavatī, 今白沙瓦Peshawar)和呾叉始罗(Tak??a??ilā, 今塔克西拉Taxila)。纵观历史,犍陀罗地区的边界在不断变化着,虽然在某些时期包括了整个斯瓦特河谷,但其领土的中心始终是白沙瓦山谷。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发掘的犍陀罗佛教遗迹中,塔克特依巴依(Takht-i-Bāhī)、萨尔依巴赫洛(SahrīBāhlol)、贾马尔加尔希(Jamālgahī)、拉尼加特(Rā??iga??)、洛里扬??坦盖(LoriyanTangai)、梅哈??桑达(M e k h a - S a n d a )、锡克里(Sikri)、贾尔瑟达(Charsadda)、布特格拉(Butkara)、塔克西拉、扎尔德里(Zar Dheri)和什奈萨(Shnai-sha)等遗址尤为突出。


目录

犍陀罗艺术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宁强

犍陀罗文明

孙英刚 何平

犍陀罗艺术及其风格特点

[法] 奥斯蒙德·波比拉赫齐 / 谢倩雪 戴怡添

法流东派:跨过西喜马拉雅的犍陀罗艺术

罗文华


犍陀罗年表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石窟

徐永明

莫高窟的营造

邢耀龙

绽放在敦煌的长安之花

——莫高窟第220窟历史与艺术的丝路传播

沙武田

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特点

项一峰

论云冈模式

杭侃

“褒衣博带”与云冈石窟

张焯

响堂山石窟与天龙山石窟

金维诺

响堂山石窟艺术

赵立春

漫谈龙门石窟雕刻艺术

常青

青州北齐造像及其样式由来

罗世平

如何欣赏一尊佛造像

熊秉明

美到高处

阳新

中国佛教造像年表

七年之约

王凯


短评

    书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