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林芳
阿里巴巴前大区总经理
农夫山泉前人力资源总经理
畅销书《刷新管理》和《阿里巴巴政委体系》作者
全网粉丝近千万名。关于管理的视频及文字的观看量及阅读量近10亿人次
所谓管理,根本上是对人性的管理。管理是什么?最直白地讲,就是通过别人拿结果。很多人坦言自己原本很想成为管理者,但好不容易晋升到管理层,却发现做管理者比做普通员工还累。收入没有之前高,还要受很多委屈,甚至还得去讨好和取悦员工。对比之下,根本没有做业务时自己拿业绩那么爽快,也失去了原有的成就感,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管理者。
《赢者思维:管理者必学的七堂课》内容源自阿里巴巴集团成立20多年来,管理者上岗前必上的七节课。作者许林芳老师系阿里巴巴前“大政委”,有20年管理经验以及多年企业“陪跑”经验,对管理有深刻认知。本书包含七个板块:管理者角色认知、时间管理与会议管理、有效沟通、目标管理、团队建设、人才激励、人才培养。
希望本书能为管理者解决管理的痛点,尤其能给管理新手提供系统的知识辅导!
许林芳
阿里巴巴前大区总经理
农夫山泉前人力资源总经理
畅销书《刷新管理》和《阿里巴巴政委体系》作者
全网粉丝近千万名。关于管理的视频及文字的观看量及阅读量近10亿人次
很多人坦言自己原本很想成为管理者,但好不容易晋升到管理层,却发现做管理者比做普通员工还累。收入没有之前高,还要受很多委屈,甚至还得去讨好和取悦员工。对比之下,根本没有做业务时自己拿业绩那么爽快,也失去了原有的成就感,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管理者。这些心路历程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我在阿里巴巴做销售的时候业绩是顶尖的,我如果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样的业绩带给我很高的成就感,每个月我都可以上台分享经验,台下的同事看到我就像看到了超人,争先恐后地请我吃饭,找我取经。我的收入甚至超过了我的主管,我只用管好自己分内的事,没有那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协调,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
后来,我准备挑战更高的位置,于是向公司管理层表达了要做主管的意愿。当时公司先安排我做组长,结果刚做了两个月就通知我可以晋升为主管了。我其实没有做好准备,虽然未来想做主管,但不确定现在自己的能力是否已经可以胜任,另外,公司当时有“百万俱乐部”,只要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就可以拿到2万股的期权,还可以获得COO的一首赠诗,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我前半年的业绩已经达到了70万元,觉得此时放弃非常可惜。于是我问我的上司,是否可以等到我完成100万元销售额目标之后再升职做主管。
上司对我说:“你还记得当初的职业方向吗?”我回答说记得。他说:“很多事情不一定是按照你的计划来的,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延后,今天公司确实需要你到那个岗位上去,哪怕你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公司也可以在岗培养你。”
我在公司一直都很有归属感,因为公司一直很重视我,也给了我很多机会,我心里很是感恩。公司的队伍越来越大,需要有更多人管理,这个时候管理层需要我,我该给公司做贡献了。上司对我说,我需要在新的管理岗位上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痛苦,但成长速度会很快。
于是我答应了这次晋升,并做好了客户交接工作,放弃了很多自己的利益。
果然,一上岗,我的痛苦就来了。第一,每天忙着开各种会议,进行各种协调和沟通;第二,精力被各种琐事消耗,没法投入自己最擅长的销售工作,成就感锐减;第三,总收入变低。那几个月我内心非常纠结,几次想走进上司办公室,表达自己还是想重新做销售的意愿,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做主管的那半年,我整整瘦了6斤,压力大到茶饭不思,整个人非常憔悴。当时公司也没有完善的制度来培养管理者,我们是“试验田”。
现在回头来看,我很感谢那段时光,虽然当主管的错误一个也没少犯,比如,靠自己单打独斗,没有耐心辅导员工,没有耐心做协同工作,开会时搞“一言堂”,不会因材施教,没有把团队成就看成自己的成就……可以说这本书里我写的所有反面案例,都是我的血泪经验。
幸运的是上司开始辅导我,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带不好团队。我也明白了,我没有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所以才会干得那么费劲,但这并不代表我不适合做管理者。这让我卸下了心里的负担。
于是,我开始摸索正确的方法并付诸实践,一步步从主管做到经理,再到大区经理,然后成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直到今天我开启了管理咨询业务。这些都要感谢我经历过的那些磨难和挫折,如果这一路过来一帆风顺,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的感悟是,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就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痛苦了才知道自己需要去学习、去提升。
如果当时我敲开了上司的门,说我还是要回去做销售,那么今天我依然还是一个销售员,不可能成为给大家讲管理课的许老师。
所以,我想告诉所有从员工晋升为管理者的人,你并不孤独,我也经历过同样的痛苦。
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你要抓住机会,因为你马上就要开始蜕变了。
作为一个蜕变成功的人,为了减少大家“升级打怪”路上的痛苦,我把这些年自己踩过的雷一一总结出来,进行复盘,将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想成为成功的管理者,有些课必须上。
第一,管理者角色认知。要明确员工和管理者的不同之处,管理者不是一个大号的员工。做不好角色转换,管理必然失败。
第二,时间管理与会议管理。时间在哪儿,产出就在哪儿。如果时间都花在签单上,那么产出就是你一个人的业绩;如果时间都花在人员激励、复制团队的优秀上,你就能发挥出10个人的价值。
第三,有效沟通。管理者通过他人拿结果,但并不是吩咐了员工对方就会做。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非常有自主意识,如果用职务权力直接下发命令,你会发现很多事推进不下去,所以必须学会通过沟通影响他人。
第四,目标管理。在真正好的目标管理设计中一定是能者多劳,如何找到“能者”的个人目标和公司利益的连接点,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水平。
第五,团队建设。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关键数据需要去追踪。关键数据不是结果,而是导致结果的原因。在每次成功之后,都要把成功的方法论总结出来,复制给团队80%以上的人。
第六,人才激励。成功的管理者要从物质、精神和发展机会上去激励员工。
第七,人才培养。管理者不但要会用人才,而且要懂得如何做人才培养。进一步说,其实每一个管理动作都是在做人才培养。
如果管理者没有学会上述这些要点,哪怕做了三五年的管理工作,实质上也只是菜鸟。
这也是很多公司老板抱怨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管理者的原因。不是一线业务做得好就能做好管理,还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这本书就是基于此而写的,我在此分享给所有管理者、进阶者和想破局突围的人,希望大家读完之后能有所收获。
第一章 把个体成功复制成团体的进阶心法
管理是什么?最直白地讲,就是通过别人拿结果。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通过自己拿结果,那你就像一个普通的公司骨干,是不称职的。
常见的五种管理者| 002
管理者的四大角色| 014
不要让性格成为做不好管理的借口| 021
“加入公司,离开主管”| 026
第二章 你不管理时间,就会被事情拖垮
正当专心致志地工作时,突然被琐事打断,这种情况人人都遇到过吧?是不是有人也像短剧中的理查德·刘易斯一样疲于应付呢?
时间管理的陷阱| 035
优先级:时间管理就是安排做事的顺序| 039
陷阱一:分类与计划| 043
陷阱二:工作被打断| 061
陷阱三:拖延症| 064
陷阱四:事必躬亲| 067
陷阱五:文件满桌| 069
第三章 用对同理心,搞定沟通
沟通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走向。这也是这两份调查报告给我们的最大启发——要重视沟通能力的提升。
沟通是管理者的必修课| 080
艺术性的表达| 091
富有同理心的聆听| 107
及时有效的反馈| 116
第四章 定目标的关键是每个环节落地成功
团队里有这样一条“鲇鱼”非常重要,他能激起身边同事的活力和好胜心。你如果比较了解自己的团队,就可以跟合适的员工谈话,请他协作,利用他的目标去提升整个团队的目标。
定目标| 123
目标的沟通| 139
追过程| 146
拿结果| 155
16字劝退方针| 163
第五章 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有最好的业绩
你要灌输的第一个理念就是在优秀团队中才能够提拔干部。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选拔人才应该唯才是用,老员工靠资历是混不到管理层的。
优秀团队的基础是信任| 168
破冰:打开局面靠信任| 174
建公约:大家一起来约定| 180
互关怀:视人为人| 184
共承担:相互信赖,相互成就| 197
第六章 会激励才能用好人
马斯洛说,一个人的动机是由他的需求决定的。那么,为了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激励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
人的动机是由需求决定的| 203
物质激励要兼顾公司与个人利益| 207
如何对人才进行精神激励| 220
把对自我实现的激励当作目标| 235
第七章 靠自己干不如培养一批优秀的人
真正的管理者绝不能只像个监工一样,而是要培养人。如果一个个骨干从你手上成长起来,那么你的领导能力将会有目共睹,你未来的价值毫无疑问会越来越高。
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法则| 239
人才盘点九宫格| 245
人才培养法:情境领导力| 254
16字辅导方针|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