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仓院里的唐故事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229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4-08-16 04:10:09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扬之水
  • ISBN:9787547933411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本书为扬之水2012—2019年七次赴日本参观奈良博物馆正仓院展览的观展笔记,同时附扬之水日本旅行观展日记。观展笔记记录了扬之水对正仓院特展所见文物的所思所得,详细解读了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等正仓院瑰宝……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特别附刊的观展日记中,扬之水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在日本旅行期间参观的博物馆、古建筑,在书店所购得的书目,所遇之人与物等等经历见闻,言语优美、质朴而亲切,带读者一起体验日本的风貌风光。


作者简介

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作者、编辑。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扬之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阐释,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


编辑推荐

☆七年七度赴奈良观展,名物学家扬之水解读正仓院里的唐代瑰宝。

★世间仅存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代毛笔、金银平脱、“宝粟钿金虫”工艺……130余幅彩图,与正仓院宝物“相知”。

☆一次与唐代文化的约会,诗词、典籍、存世文物互照考证,诗意呈现古物之美、唐人生活片段、历史中的点滴细节。

★特别附刊扬之水日本旅行观展日记,奈良、京都、大阪、东京、冲绳……跟随扬之水的足迹探索日本。

☆七次旅行,七幅行迹图,博物馆、美术馆、古建筑、旧书店……贴心实用的“旅行打卡手册”。


下载地址

序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初从遇安师问学,谈到唐代,正仓院藏品便是经常的话题,老师的著述里也多次引用。我曾托朋友从东瀛先后购得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和初版《东瀛珠光》,历年的正仓院展图录也靠友人帮助陆续配齐,又有以丛书形式印行的各种分类汇编,如乐器、漆器、金工、纺织、文样,等等。自家考校名物,正仓院藏品自然也援引不少,并且以此为证解决了若干问题,因此虽然不敢称言很熟悉,但至少可以说是不陌生。然而终究百闻不如一见,遂自二〇一二年起,与二三同志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参观之旅。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

正仓院展每年出示的藏品一般都是六十余件,其中总有一件是作为中心展品,常常会用作展览图录的封面以及参观券的图案。二〇一二年是正仓院展的第六十四回,展出器物六十四件,中心展品是非常著名的一件蓝琉璃杯,第六十五回则是香印座,第六十八回是漆胡瓶〈图 1—1~3〉。中心展品往往单独陈列于一个展柜,展柜周围设护栏,观摩这一件展品,便需要另外排了长队方得以在它面前驻足片时。不过第七十一回比较特殊,作为日本新天皇即位纪念特别展而格外隆重,展场分别设在奈良国立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图1—4〉,后者又是分作一期和二期,两地和两期展陈器物共八十八件(奈良四十一,东京四十七)。


目录

开篇

附:“宝粟钿金虫”

观展日记

二〇一二年

二〇一三年

二〇一四年

二〇一五年

二〇一六年

二〇一七年

二〇一九年

后记一

后记二


短评

  • p***s 2024-08-02 12:55:31

    缁忓吀钁椾綔

书评

标签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