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学习编程的意义
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在悄然改变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促使我们重视培养孩子们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今,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孩子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而编程作为一种培养思维的有效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许多省市已经将编程纳入中高考体系,各地也会定期举办各种编程比赛,以引导学生学习编程。编程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训练他们养成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习惯,使孩子具备适应和驾驭未来世界的能力。
使用Scratch软件可以进行“搭积木”式编程,这是儿童计算思维教育实践中的最佳工具之一。它可以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在主动、乐学的氛围中,对程序的合理性、趣味性,以及前后的连贯性进行分析、规划、设计和制作,创造出一个个趣味盎然的小游戏或小动画。在程序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且能够学会深入思考、有效表达,并激发创新思维。
本书由多位富有程序设计经验的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编写,旨在帮助孩子们从零开始逐步建立Scratch编程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本书结构
本书精心设计了9章内容,涵盖了108个生动有趣的编程案例,引领读者深入探索编程的奥秘,激发他们学习编程的热情与积极性。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书中设计了如下栏目。 案例分析:对每个案例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案例准备:对案例中需要使用的积木进行介绍,设计算法,明确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践应用:每个案例都将任务细分成若干个更具体、更小的操作,并对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此外,本书针对案例中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或疑难问题进行解释或补充,帮助读者深化理解、强化记忆,并巩固所学的编程知识。
三、本书特色
本书适合6岁及以上的少年儿童阅读,也可作为编程初学者的入门书籍,还适合作为学校创客课程的教材。为了充分调动读者学习的积极性,本书在编写时努力体现如下特色。
案例精彩: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融入了生动的情境,通过详细的分析和制作指导,巧妙地将思维训练和程序设计串联起来,从而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图文并茂:在介绍案例的制作过程时,力求语言简洁明了,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被轻松理解。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内容,书中配备了插图,图文结合,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提示技巧:本书针对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和困扰,以“答疑解惑”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解答和实用建议,帮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更高效地掌握编程知识。 易于掌握:本书以案例为引导,知识点详略有度,内容编排逻辑清晰,难度设置合理。书中案例具备典型性、实用性,确保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解、提升技能。
四、配套资源
本书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了案例素材、源程序、PPT课件和微课视频,读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将这些内容推送到自己的邮箱中,然后下载获取。读者也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借助微课在线学习,再进行实践操作。
源程序+课件
微课视频1
微课视频2
五、本书作者
本书由省级教研人员、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组织编写,其中有2位正高级教师,其他作者也都曾获得全国、全省优质课评选奖项,他们长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图书编写经验。
本书由方其桂担任主编,周松松、叶俊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2章由童蕾编写,第3、4章由周松松编写,第5、7章由王军编写,第6、8章由叶俊编写,第9章由张青编写。随书配套资源由方其桂整理制作。
虽然作者团队有着十多年撰写编程方面图书(累计已编写、出版三十多本图书)的经验,并尽力认真构思验证和反复审核修改,但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我们深知一本图书的好坏,需要广大读者去检验评说,在这里我们衷心希望您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读者在学习使用过程中,对同样案例的制作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法,也可能对书中某些案例的制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出质疑,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方其桂
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