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北京市“丰泽计划”拔尖人才。具有多年航电系统、指挥系统、航空救援运行体系设计经验。发表多篇指挥决策、人机工效、航空救援相关论文;获得第一署名发明专利2项,第一署名实用新型专利4项;《神舟:载人航天的故事》第一编著者;参与美国AMPA《航空医学转运指南》的翻译工作;参与《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基础培训》的编写工作;参与航空救援多项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
缪秋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航空救援指挥信息化与培训技术研究。完成指挥技术、预案管理、空中救援体系等科技报告多篇;参与编制航空救援相关标准;获得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
高少辉,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双硕士,北京市“丰泽计划”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仿真训练系统研发、航空应急救援培训体系研究及航空救援实训组织等工作。组织开展4期航空救援培训(含2020年北京市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共计400余人;参与7项航空救援团体标准制定和《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基础培训》的编写工作。
曹文娟,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北京市“丰泽计划”拔尖人才。主要从事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完成航空应急救援指挥系列产品;获得多项航空应急救援指挥方面相关专利及软著。
杨拯,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航空救援培训业务开展实施及航空救援装备研发工作。参与多项航空救援标准制定;发表多篇通用航空、航空救援培训体系等相关论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授权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