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着事故隐患。美国三哩岛、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无时不敲响着警钟。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核能建设至今,始终高度重视核应急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核事故应急能力,作为核安全最后一道屏障,是我国核能事业得以长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核事故事发突然,社会影响大,政治和外交敏感性高,核事故的应急处置,是一项危险性、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的工作。国家按照区域部署、模块设置、专业配套的原则,坚持积极兼容、资源整合、专业配套、军民融合的思路,建设并保持了与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
本书充分借鉴军队和地方研究成果,结合陆军防化学院核应急教学与参与重大应急行动实践经验,按照强调理论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践性的原则,力求科学构建教材结构和内容知识体系。第1章绪论,由蒋志刚副教授撰写。第2章核设施与核事故和第3章国外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黄伟奇副教授撰写。第4章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由王永红教授撰写。第5章核事故应急干预与防护,由来永芳教授撰写。第6章核事故后果评价与决策支持,由耿小兵副教授和袁彪讲师撰写。第7章核事故应急辐射监测,由刘克平副教授撰写。第8章核应急医学救援,由陈肖华研究员撰写。第9章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的消除,由陈琳副教授撰写。全书由吴明飞教授进行了审阅。
本书成稿后,清华大学施仲齐教授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审阅和认真把关指导,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对施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指正。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核能建设至今,始终高度重视核应急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核事故应急能力,作为核安全最后一道屏障,是我国核能事业得以长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核事故事发突然,社会影响大,政治和外交敏感性高,核事故的应急处置,是一项危险性、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的工作。国家按照区域部署、模块设置、专业配套的原则,坚持积极兼容、资源整合、专业配套、军民融合的思路,建设并保持了与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
本书充分借鉴军队和地方研究成果,结合陆军防化学院核应急教学与参与重大应急行动实践经验,按照强调理论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践性的原则,力求科学构建教材结构和内容知识体系。第1章绪论,由蒋志刚副教授撰写。第2章核设施与核事故和第3章国外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由黄伟奇副教授撰写。第4章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由王永红教授撰写。第5章核事故应急干预与防护,由来永芳教授撰写。第6章核事故后果评价与决策支持,由耿小兵副教授和袁彪讲师撰写。第7章核事故应急辐射监测,由刘克平副教授撰写。第8章核应急医学救援,由陈肖华研究员撰写。第9章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的消除,由陈琳副教授撰写。全书由吴明飞教授进行了审阅。
本书成稿后,清华大学施仲齐教授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审阅和认真把关指导,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对施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