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当我20世纪60年代初从工科大学毕业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工程系任教时,只不过是个喜欢看电影的观众,对“电影”“电影技术/艺术”这些大概念一无所知。前辈们告诉我,你要进入这个行当,就先去听孙明经先生的“电影技术概论”课。孙老当时采用的教材是苏联电影科学院院士叶·米·戈尔陀夫斯基于 20 世纪 40 年代所著的《电影技术导论》,他在电影学院讲授此课程已经有几年了,这门课是所有影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遗憾的是,1957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孙老的授课权利连同此门课程都中断了。十年浩劫后,学院曾恢复该课程,但没有延续下来。20世纪80年代,金驾东老师、刘国典老师等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首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班开设“电影技术概论”课程,分别由各个专业的老师讲授本专业的相关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我从研究单位重返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岗位,开始讲授此课程,并编写了《影视技术概论》讲义。此时的参考教材除《电影技术导论》外,还有已经译出的英国学者伯纳德·哈佩(L. Bernard Happe)所著《电影技术基础》一书。1999 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我编写的《影视技术概论》(第1版)教科书。由此,电影学院相关系、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同时开设此课程。
《影视技术概论》(第1版)于1999年出版后,经三次印刷;2006年,《影视技术概论》修订版出版,修订版吸收了年轻的教员参加编写。2012年在此版基础上再次修订,书名改为《影视技术基础》,并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概论”课程的主要教材。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成立后,在多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招收“数字电影技术(后改为影视摄影与制作)”方向本科生,2018年开始招收“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本科生。经高教统一调整后,自2019年开始又整合成“影视技术(原数字电影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为了使学习本学科的学生对影视技术有一个整体概念,为其将进入的学科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铺垫,构建影视技术知识的框架,学院决定将原来的“影视技术概论”课程改名为“影视技术导论”,并再次将这本主要教材修订为《影视技术导论》(第4版)。
本次修订由我和四位长期在第一线授课的老师共同完成。我们在原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影视技术的新进展,更新了一些知识点,删除和减弱了一些已经过时的章节,并对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知识难点做了更好的释义。
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南,因此可以说科学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是方法、技能、手段和工艺设备的总称,它以实现某种科学实验或艺术表现为目的,也就是说它是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正是技术本身的内涵决定了影视技术在影视系统中的先导作用和服务地位。作为青年时期步入电影学院工程系的工科生,我一向认为在电影学院设立这一“跨界”学科,是由电影本身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正是由于它同未来科技飞跃进步发展有着如此紧密的关联,因而所有有志于从事电影行业的人,都必须具备坚实的影视技术基础。
李念芦
2022年2月
第4版序言
《影视技术概论》一书自1999年1月出版以来,一直是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是影视和音视频行业的必读书,深受读者欢迎。为了适应影视科技的发展,该书的内容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而今天的这版《影视技术导论》已经是该书经过三次修订的第四个版本了。
21世纪初,电影行业开始了从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转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整个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从摄制到发行放映各个环节,胶片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同时代的电视也已经从数字标清(SD)时代、数字高清(HD)时代进入今天的 4K、8K超高清(UHD)时代。影视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从技术层面上看,是数字技术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影片的制作和传播过程。相较于胶片时代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间隔几十年一次的电影技术变革,数字时代技术变革的特点之一就是“快”,当今数字技术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升级迭代,都会对影视技术产生影响。随着近年来5G、8K、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视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影视虚拟化制作技术、云制作技术、8K制播技术、智慧影院发行及管理技术、LED影院放映技术、沉浸式音视频技术等等开始了行业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声音和画面技术质量的提高,更带来了影视作品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和展现形式的创新。
本书的此次修订,正是为了适应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泛影像时代人们对电影和高品质影像技术的学习提供系统、准确的知识和信息。这次修订重新梳理了全书结构,基于影视制作和播放的完整工艺流程,按照“活动影像基础知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的整体思路重新编排了章节顺序,内容分布更加合理,逻辑关系更加清晰;适当缩减了胶片电影相关的细节内容,增加或更新了数字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相关的原理、技术、流程、设备等内容;结合本书第三版出版以来国内外影视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活动影像的发展历程、影视特效、活动影像的再现、特种形式电影等章节重点进行了增补与丰富,增加了对“三高一广”高技术格式电影、沉浸式影像和声音、虚拟现实(VR)、基于LED屏的电影放映、基于LED背景墙的电影虚拟化制作等技术内容的介绍。经过此次修订,全书内容做到了既系统完整,又与时俱进。
李念芦教授是电影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是新中国电影技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几十年来始终致力于电影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了让这本教材常看常新,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她带领年轻教师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得该书成为业内公认的经典图书。感谢李念芦教授和相关老师的倾情投入和无私奉献,感谢他们为行业提供这样一本精品著作。
最后,衷心祝贺新修订的《影视技术导论》出版,相信这版新书一定能够延续经典,继续成为电影人的必读书,同时能够开拓新的读者群,成为新兴视听行业的必备参考。
陈 军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