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
2015年,我与一群科学家朋友共同发起成立了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爱贝睿。转眼间,已经过去七年了。
七年时间,爱贝睿究竟做了些什么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专注于为有0~6岁儿童的家庭提供科学循证导向的儿童早期教育产品与服务,具体包括早教计划、早教咨询、早教盒子与早教课程,等等。与众不同的是,爱贝睿成立第一年就陆续签约了数十位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脑与认知科学专家和发展心理学与儿童教育专家,将其组建为爱贝睿家长教练团。
在创办爱贝睿的这七年时间里,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爱贝睿家长教练团创作的“爱贝睿文库”。按照出版先后次序,“爱贝睿文库”目前已经出版了八本书,包括《养育的选择》(作者为陈忻博士),《自主教养》(作者为赵昱鲲博士),《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与《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作者为魏坤琳教授),《天才赢在注意力》(作者为黄扬名博士),《儿童英语启蒙》(作者为施乐遥博士),以及团队组织编写的《聪明养育》和《儿童大脑开窍指南》。
出版这些作品于爱贝睿而言,更像是一个无心之举。但它们得到了成千上万爸爸妈妈的厚爱,其中多本入选各大儿童教育类图书榜,豆瓣评分普遍在8分以上。
已经出版的八本书,仅仅是过去七年时间里爱贝睿庞大内容库的一小部分。因此,2022年,我决定将“爱贝睿文库”升级为“养育新科学丛书”,并担任丛书主编,为读者呈现更多精彩内容。这就是本套丛书的缘起。
那么,如何理解“养育新科学”的“新”?
新科学
许多传统育儿书要么基于个人经验之谈,要么依据过时的科学研究、理论体系(比如儿童教育领域的“右脑开发”)。然而,21世纪的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早已成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科学,以及生物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共同探讨的庞大领域。关于养育的科学研究主要来源于此,只是许多尚不为人知而已。
“养育新科学”丛书致力于呈现较为新近的研究。举个例子,很多爸妈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善于抵制诱惑,没那么容易分心,而有的孩子则延迟满足能力较差,很容易走神。其实这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相关。再举个例子,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想法,与他人产生共情,有的孩子则更不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这其实是因为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相关。
新系统
传统育儿书很少强调将养育看成一个系统,而更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爸妈没有意识到养育是生理、社会、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没意识到养育行为会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三大系统的影响,因而不知不觉地塑造了孩子不好的习惯,然后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标签化—内向、调皮、害羞、脾气不好,等等。
“养育新科学”丛书强调将养育行为看作一个系统,生理、社会、心理三者在其中相互转换与促进。我甚至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来讨论如何将系统观应用于育儿。
新场景
新生儿爸妈与6岁孩子爸妈关心的话题显然是不同的。不少传统育儿书往往选择不去深究这个难题,而是追求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并涉及所有主题。
在“养育新科学”丛书中,我将作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帮助家长建立关于育儿的整体认知的图书。这类书侧重的是反常识理念与前沿科学研究,帮助各位爸爸妈妈形成正确的科学养育观。第二类是按不同时期或年龄段来划分的图书,比如孕期、0~3岁、3~6岁等。这类书侧重的是实操步骤,直接让各位爸爸妈妈在养育时“抄作业”。第三类是按专题来划分的图书,比如认知、语言、情绪、运动,多种多样。这类书侧重的是深度、资源、技术等。当场景细分后,各位爸爸妈妈在阅读时会更容易有的放矢。
新媒体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本育儿书让人读不下去是因为文字太多了,如果辅以图、表格、视频或音频,可读性就会大大提升。
“养育新科学”丛书中的绝大多数作品均有配套的课程、视频、音频,以及由获奖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漫画作品或插图。它们也许能够帮助各位爸爸妈妈更好地消化书中的知识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育儿实践。
七年前,在爱贝睿刚刚成立时,我写下了它的初心:如果每位爸爸妈妈能在孩子的发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知识,那么,孩子的未来就会好上一点点。如今回首,在儿童教育行业纷纷攘攘的七年里,我们守住了初心。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是爱贝睿的价值观。
育儿也是这样的: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争一时快慢。在你的育儿路上,爱贝睿出品的“养育新科学”丛书很高兴能与你同行。
阳志平
爱贝睿联合创始人
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前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也是如此,升级当父母既是幸福,也是挑战,抚养0~1岁的宝宝是生命中最奇特的经历。宝宝人生的第一年只是吃了拉、拉了睡吗?如果你还停留在这样的认知,那么你将错过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0~1岁是宝宝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之一。研究发现宝宝刚出生时,大脑的重量大约是成年人脑重的25%,3岁时脑重已经达到成年人的80%~85%。不仅如此,在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看来,每个初生宝宝都
灰***3 2023-09-07 23:06:38
书本质量不错,快递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