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作为一个“卖保险的”,我认为卖保险应该在“不误导消费者 的前提下把保险卖出去”。但“不误导”这三个字,保险行业长久 以来做得并不好。
我刚刚进入保险行业的时候,曾经听说监管部门在会议上问保险公司的参会者:“如果不误导消费者,你们能卖这么多保险吗?” 这句话虽听起来扎心,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状况。
销售误导是保险行业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好在近些年来发生 着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同行致力于把保险讲清楚、讲明白、讲实在。
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堪称里程碑的事件。 第一,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大额保单操作实务》一书面世。这本书打破了保险“离婚不分,欠债不还”等广为流传的谣言。虽然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也有业内人士和法律专业人士尝试过解释相关问题,但真正让保险从业者广为认识和接受的,还是这本书。
第二,张新征医生录制推出了系列视频《55 节课成为 80 种重 疾条款解读高手》。这55节课纠正了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重 疾险”)“确诊即赔”的错误认知,也澄清了重疾险是为帮消费者解决医疗费用的误解。同样,虽然在这之前也有人尝试做这些工作, 但真正对保险从业者产生影响的是这 55 节课。
无论是《大额保单操作实务》,还是《55 节课成为 80 种重疾条款解读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内容通俗易懂,正如我本人一直主张的“用人人都能听懂的话讲保险”。
如果你听过那55 节课,一定会对主讲人全科医生张新征印象深刻。他不仅把像“天书”一样晦涩难懂的重大疾病定义讲得通俗易懂,还风趣幽默,寓教于乐。听他讲重疾险和重大疾病知识,是一种享受。
《55 节课成为80 种重疾条款解读高手》系列视频上线的时候,保险行业通用的重大疾病定义还是2007 年版的,如今已经是2020 年版的了。张新征医生也及时更新录制了《33 节课让你成为新重疾条款解读高手》系列视频。
我一直在想,如果张新征医生能出一本书多好,因为视频虽然看起来轻松,却不方便翻阅和查询。在武效军老师的倡议和推动下, 这本书终于诞生了,我也有幸成为本书的创作参与者之一,算是为保险行业变得更好尽了一份力吧。
向我的老师张新征医生致敬!
祝保险行业越来越好!
愿所有人都能拥有足够的保障和美满的人生!
陈凤山
2023 年3 月16 日于杭州
序 二
对于重疾险,一开始我也是有误解的。十年前,一次在医院值夜班的时候,有一位保险代理人向我推荐重疾险。当时她介绍说, 一旦生病,重疾险可以给你很多钱让你用于治疗。听完介绍,我拿过保险合同粗略一看,其中所列的各种条款十分苛刻,可以说,你根本无法在需要钱看病的时候拿到赔偿款。我非常生气,在心里对保险有一种很不好的印象。
2018 年左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重疾险竟是由我的同行、南非的心胸外科医生马里尤斯?巴纳德(Marius Barnard)发明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巴纳德医生是一位我们很尊敬的医学界前辈。这样一位医学前辈居然会发明一种保险,背后一定有值得我们深究的原因。
经过多方查证,翻阅了无数资料,我终于在国家图书馆的故纸堆中找到了巴纳德医生公开讲话的记录。在这份珍贵的资料里,巴纳德医生讲述了他发明重疾险的前因后果。我这才明白,一直以来我都误解了重疾险。重疾险并不是用来帮助没钱看病的人看病用的,而是给那些身患重病不能工作、必须好好休养才有机会活下来的人一笔救命钱,是为了让他们即使无法工作也有钱支付房贷和生活费用,养孩子、养老人。重疾险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在得到好的治疗后,还能安心休养,即使面对严重的疾病也有较大活下去的机会。
了解了巴纳德医生发明重疾险的原因,才让我认识到重疾险的 伟大之处。说实话,作为一名医生,以前我完全忽略了有些患者出 院后没有安心休养是由沉重的生活负担所致,只会埋怨他们“不听 医生的建议、不好好休息,让医生辛苦治疗的成果毁于一旦”。这 就是我远不如巴纳德医生的地方啊。
重疾险之所以遭到误解,一方面是我们对于重疾险的作用,也就是巴纳德医生发明重疾险的初衷没有搞清楚;另一方面是重疾险 合同的条款里的确存在非常多的医学术语,给人们理解它造成了一定困难。我想要解除大众对重疾险的误解,所以就有了这样一本书的诞生。我希望大家能真正了解巴纳德医生发明重疾险的目的,了解这种保险的作用;也希望通过我的科普,保险从业人员能在有 趣、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了解与重疾险相关的医学知识,从而对销 售重疾险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助益。
考虑到这是一本保险书,书中所涉及的疾病名称和相关名词,均以《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 年修订版)》(以 下简称“新规范”)和保险合同为准。
医院的医生和保险公司的“财务医生”携手并肩,可以让更多人在面临生死的时候有更大的机会活下来。生命是最宝贵的,全方位呵护生命,帮助人们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和更加幸福长寿的人生,是一项多么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不是吗?
张新征
2023 年3月16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