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工作赚钱那么辛苦,投资理财可不能马虎。谁也不想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因为盲目投资而亏损,但如果不投资,又可能会跑不赢通胀,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如果我们想通过投资赚钱,那么选择简单清晰的投资工具,并学习一定的理财知识,从前人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规律,将有助于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指导我们更科学地投资。
你知道吗?有一种简单清晰的投资工具——“指数基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指数基金因其简单清晰、费率低廉、专业透明、规范化运作、顺应用户行为在线化的特征,已成为最适合互联网平台生态的投资工具之一,因此其人气在国内越来越高。
2022 年是中国指数基金诞生20 周年,过去20 年,中国指数基金蓬勃发展。截至2022 年8 月31 日,根据WIND 数据,中国股票型指数基金(以下简称指数基金)数量达到1494 只,指数基金规模超过2.01 万亿元,数量及规模分别较2021 年底增长44.54% 和6.38%。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全行业指数基金的持有人户数合计10581.03 万户。
在一线业务开展以及用户陪伴中,我们发现,投资者“盲买”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产品特征、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和如何正确地投资并不了解。投资多长时间较好?什么时候加仓或减仓?亏损了以后怎么办?都是用户实操中的难题。天弘基金通过调研收集了用户比较感兴趣的40 个问题,希望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为大家找到科学的答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天弘基金大数据中心基于3000 万指数基金投资用户的历史投资行为数据,运用科学数据模型,刻画出真实的用户行为习惯,将客观数据与真实结论凝结于本书,希望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为大众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反思,帮助投资者以更好的心态和方法去参与指数基金投资。
在投资中,投资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品种那么多,究竟怎么选?在投资的世界里,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本书第一章梳理了指数基金的特征、发展历程,解答了什么是指数基金,为什么指数基金既能让投资小白快速上手,又能为忙碌的上班族省时省力,力求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指数基金。
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为指数基金注入了“源头活水”。那么哪些人在买指数基金,用户投资行为的全貌是怎样的?本书第二章描绘了指数基金投资者的人群构成、收益情况、行为特征,全面呈现了指数基金投资者的整体画像。
本书第三章切入实际操作,围绕“如何操作才能盈利”,全面分析了3000 万用户的行为规律,以及对于收益的影响情况。分析发现,投资期限、操作频率、买卖时机、定投选择等要素,都会影响指数基金投资收益。本章以客观数据给出了有助于提高投资收益的行为选择,挑战了一些由来已久的惯性观念,也验证了一些颠扑不破的投资真理。
本书第四章聚焦机构客户、散户牛人和高净值用户等特殊群体,看看在起起伏伏的投资江湖里,有人能持续赚钱吗?牛人是怎么操作的?大资金的客户有什么交易偏好,他们会不会赚得更多?
接下来,本书第五章将视野拓宽,关注更宏观的市场环境因素,探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切换问题。“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奋斗,又要看历史的进程”,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A 股运作机制还在不断完善,目前市场走势具有较强周期性,板块轮动效应明显。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很难以单一投资策略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本章基于A 股特征,挖掘了经济周期和投资收益的关系,以及适配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本章还回溯历史,对上一次弱市行情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及收益情况进行梳理,希望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2022 年以来整体走势偏弱的投资环境。
通过前述对用户操作行为的洞察,本书第六章进一步提炼,给出了指数基金投资的五大误区与五大法宝,系统地总结了提升指数基金投资收益的方法,希望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本书第七章,展望了指数基金的发展前景。当前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认知不断提升,加上基金公司布局力度加大,指数基金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未来,随着中国互联网深度渗透、政策持续支持、养老金的入市以及国际资金的进入,中国权益指数产品创新大有可为,将不断迎来发展机遇。
整体而言,本书具有四大特色:
第一,基于千万用户真实交易数据,为读者客观呈现指数基金用户的投资行为及其启示。
第二,专业团队撰写,观点权威可靠。天弘指数基金研究小组由拥有实战经验的专业基金公司资深员工组成,包括天弘基金大数据中心、互联网金融市场部、产品部、指数与数量投资部的跨部门成员。他们均毕业于国内外一流院校,深耕指数基金投资领域,对读者关注的问题、如何找到科学的答案有深刻理解。
第三,内容更贴近用户实操。本书所列问题均来源于用户调研和咨询,从实践出发、从数据出发,以客观数据多维度解答怎样操作才能盈利,更能满足用户的实操需求。
第四,结合弱市行情进行分析和建议,通过长短周期对比、牛熊市对比,帮助用户厘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当下,投资理财已成为全民话题,指数基金作为简单清晰的投资工具,在中国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投资理财知识的需求也亟待满足。本书希望通过对3000 万指数基金用户的真实交易数据的分析,揭示用户投资中的常见误区,总结有助于盈利的投资方法,帮助用户在投资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收益,同时也推动指数基金的健康发展,与用户共同成长,助力指数基金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用户洞察与数据挖掘能力是天弘基金一直以来的一大优势。天弘基金从2014 年开始推出余额宝大数据报告,到2022 年推出《指数基金投资者行为洞察报告》,每年一个主题,为用户和行业提供了很多用户行为数据的参考。2022 年末,在中国指数基金诞生20 周年之际,天弘基金本着公益化定位,以权威的数据分析体系,将天弘基金的数据研究成果回馈于用户和社会,联合蚂蚁理财智库共同推出《指数基金投资新思维》,希望这本书可以为用户、研究机构、新闻媒体、资管行业和监管者提供全面观测普通投资者权益投资行为、全面看待指数基金的新视角。
出书只是天弘基金在用户心智投教(投资者教育)方面的一小步,作为持续深耕指数业务的团队,在日常工作中,天弘基金会不断通过各种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陪伴用户。看完本书,大家也可以在支付宝App 首页搜索“天弘基金”,关注天弘基金生活号和财富号,欢迎大家与天弘基金进行交流和讨论,希望有更多的用户能够更加了解指数基金,并通过指数基金实现长远的收益!
注:1. 中国指数基金数量统计口径不含QDII。
2. 中国指数基金持有人规模数据取自2022 年基金产品中报。
3. 若非特别标注,本书数据区间为2019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8 月31 日。全市场类数据均取自WIND,涉及天弘基金相关数据均取自天弘基金大数据中心。
4. 用户数据范围:天弘指数基金全量用户信息以及问卷调研结果,并进行数据脱敏。
5. 天弘基金大数据中心为天弘基金旗下一级部门,负责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和应用,辅助投研和销售部门更科学地服务用户。
风 险 提 示
本书分析数据来源于天弘基金,并不代表全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书取自2019 年开始,国内指数基金迎来快速发展期的相关样本数据,期间市场走势或具有一定特殊性,相关洞察论点仅供参考。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
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定投非储蓄,不能规避基金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产品如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QDII 产品主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外,此类基金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本书数据及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对基金未来收益及用户投资行为的保证。
tpg0 2023-04-23 01:10:51
作为一种 passively managed 的投资方式,指数基金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与传统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和持续的市场表现。 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投资者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指数选择:投资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的指数,如大盘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等; 2. 基金管理公司:需要选择有良好声誉和可信度的基金管理公司,关注基金经理业绩和管理风格; 3. 费用:指数基金通常具有低廉的管理费用、申购赎回费和托管费等,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些费用的大小; 4. 投资策略:指数基金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如分红再投资、定期定额投资等,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策略。 总的来说,指数基金投资是一种相对稳健、低风险的投资方式,适合那些希望长期投资并获取稳定回报的投资者。但是,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基金管理风险,在选择指数基金时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