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法赛:(1900年3月23日—1989年11月30日),是现代建筑师中亲赴乡村开展在地营建的先行者。他在社会组织、适宜技术、材料更新、产业活化等领域的探索,在今天仍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哈桑·法赛也因此获得多个领域的广泛认同,在科学、文学、建筑学领域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1980年,第一届阿卡汉建筑奖主席奖(Chairman's Award, the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1980年,第一届优质生活奖(The first Right Livelihood Award,非正式地称为“另一个诺贝尔奖”);
1980年,最富盛名的学术奖之一巴尔赞奖(Balzan Prize)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罗伯特·马修可持续与人道环境奖(Prix Robert Matthew Pour Les Environnements Humains Durables de l’UIA);
1984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首枚金质奖章(La Médaille d’or de l’UIA)
卢健松:UIA 斯古塔斯专项奖 (2022) 获奖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包志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tpg0 2023-04-21 07:11:13
《为穷人造房子:在埃及农村进行的一次实验》是由英国建筑师哈斯·法特米和他的团队在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初期进行的一个项目,旨在为埃及穷人提供质量好、经济实惠的住房。该书描述了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成果,探讨了一个人文主义建筑设计的理念,即建筑应该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作为设计的中心。 该书通过详细的文字和图表,呈现出了法特米及其团队设计并建造房屋的整个过程,包括用材选择、建筑布局、房屋细节设计和社区的规划等方面。作者在书中反映了真实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与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设计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强调,建筑的美学和形式应当在服务于人们的基本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他们尝试着让这些农民的房子既贴近当地传统建筑,又具备现代化的设施和工艺。 该书在建筑设计和社会问题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可以说,它站在了当时建筑理论的一条新起点,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解构主义和生态建筑等思潮提供了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