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亮,海洋生物学博士,博物学者,生物摄影师。
发表甲壳动物1新属和21新种:构建“上海校园博物志”数据库:著有《学习植物图册》《长江河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常见海滨动物野外识别手册》《中国动物志甲壳动物亚门十足目爬行虾类》:担任《蔚蓝之境》《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新年》《风味人间》等纪录片的科学顾问。
何鑫,生态学博士,科普达人,生态摄影师,网名“核心17”。
从事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和科普作品数百篇,著(译)有《环游加拉帕戈斯》《走近南极动物》《鸟类行为图鉴》。曾获“福特汽车环保奖”“上海静安青年英才”“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科普之星”等荣誉和称号。
薄顺奇,动物学硕士,科普达人,生态摄影师,网名“小草”。
长期从事野生动植物监测和拍摄,精通动物(尤其是野鸟鸣声)识别:参编《身边鸟趣》《湿地上海》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著作,或提供重要素材。曾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评为“十大青年工匠”之一。
宋晨薇,生态学硕士,科普作者,生物摄影师。
从事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环境教育,主持构建“湿地崇明”在线科普数据库:发表学术论文4篇,拥有发明专利1项;主编《崇明岛湿地自然观察手册》,参编《野趣上海》。
tpg0 2023-04-21 07:10:34
陆生脊椎动物是指不生活在水中的有脊椎的动物,它们可以在校园环境中找到。以下是调查陆生脊椎动物的方法: 1. 调查物种:了解在校园中可能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物种。例如,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2. 寻找隐蔽地点:许多陆生脊椎动物都倾向于躲藏在树丛、灌木丛、岩石、建筑物和校园垃圾堆等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它们的栖息地或食物来源。 3. 记录行为:观察这些动物的行为,如食物来源、行动范围、活动时间和栖息地。记录这些行为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些动物在校园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 4. 使用工具:一些有效的工具包括望远镜、野外相机、手电筒和显微镜。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观察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行为。 5. 尊重野生动物:在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请保持距离,不要干扰它们的自然环境。不得以任何形式捕捉、捕杀或滥捕野生动物,同时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调查陆生脊椎动物,你可以了解校园中野生动物的类型和数量,为校园环境管理提供更多资料,同时提高社区对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