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蝴蝶的优美与灵动,对人类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已有了“庄生梦蝶”的典故;到如今,以它们为素材的装饰品、艺术创作则俯拾皆是,广泛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它们是昆虫界最符合大众审美的一个类群,应不为过。
然而,如果要认真探讨蝴蝶的种类、习性、形态特征,似乎大多数人都很难说得出个所以然;要真正饲养、观察它们,并与尚未完全发育的幼虫相处,对于许多人来说恐怕也难以做到。至于看到它们在身边翩翩飞舞的样子,进而觉得它们是日常触手可及的存在,不至于存在生态上的危机或困境,就更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蝶类生物当然也是这当中的重要成员。据现阶段统计,我国目前有明确记录的蝴蝶种类逾2100种,占全球蝴蝶种类的十分之一以上,其中不乏许多仅分布于我国特有的珍贵物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凡蝶类繁多的地方,必生态优美,而蝴蝶也因此成为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优劣的重要指示生物,乃至对当代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研究而言,都具备无可比拟的意义。另一方面,蝴蝶本身也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无论是在不同环境中所处的不同生态位,还是在食物链与花粉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都决定了它们在自然界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蝴蝶效应”得以成立的由来。
蝴蝶既美,又有特色,又颇具科学渊源,但与之相关的原创科普内容在国内一直相对匮乏,以之为题的观察笔记类图书更是少见,不能不说是令人叹惋的一件事。《蝶影重重》这本书则出色填补了这一空缺,从选题到内容,都叫人眼前一亮。作者蒋卓衡小友,乃是主攻鳞翅类昆虫分类的青年学者,相关作品与成果屡见于各方科普平台和期刊杂志,文字严谨之余不失活泼,读来甚是可爱;手绘师青川,则是生物绘画领域涌现出的大批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她执着勤奋,立志用画笔表达内心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真切感受和对生命的热爱,并练就了过硬的绘画技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为她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期待她永不停步,奋力笃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不同蝶类的翅脉、纹理、粉末质地,在她笔下均得以详实考究并精细呈现,就画作本身而言,已然是值得欣赏与收藏的艺术品。书中以这些手绘替代既有图谱惯用的照片,既有新意,又富有温度,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读者对于蝶类处于幼虫时期的不适观感,于科普之外大大提升了书籍的艺术性与阅读体验。
古人曾说:“蝴蝶梦中家万里”。但在《蝶影重重》这本书中,它们并非梦境中才有的缥缈对象,也不是冷冰冰的标本。望本书中斑斓的呈现,能让更多人触摸到蝶翼的纹理与脉络,并从中感受到自然界的造化所在,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之本。
曾孝濂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