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类比》
致谢 部分内容来源说明
前言 本书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缘由
第1章 序列溯源
前言2 心智对象的无意识杂耍
第2章 Jumbo的架构
前言3 算术游戏与非确定性
第3章 Numbo:关于认知与认识的一项研究
前言4 根深蒂固的Eliza效应及其潜在危害
第4章 高层知觉、表征和类比:人工智能方法论批判
前言5 概念光晕与可滑动性
第5章 Copycat:关于心智流动性与类比的模型
前言6 两种关于类比的早期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第6章 看待Copycat的不同视角:与新近研究的比较
前言7 提取旧类比,创造新类比
第7章 未来的元类比模型导论
前言8 咖啡馆里的类比
第8章 Tabletop、BattleOp、Ob-Platte、Potelbat、Belpatto、Platobet
前言9 棘手的难题——对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研究的评价
第9章 基于知觉的类比模型Tabletop及其“人格”的涌现
前言10 令人陶醉的字母世界及其风格
第10章 Letter Spirit的美感和创造性活动:在罗马字母表这一内涵丰富的微领域中
结语 关于计算机、创造力、荣誉归属、 大脑机制和图灵测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模因机器》
前言
第1章 奇怪的生物
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
模仿和模因
模因之惧
第2章 普遍的达尔文主义
进化算法
作为复制子的模因
模因不是基因
复制我!
第3章 文化的进化
以模因看发明
谁的利益?
社会生物学和被控制的文化
第4章 模因之眼看世界
为何我们不能停止思考?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模因
模仿、传染和社会学习
第5章 模因三问
模因的基本单位无法确定
我们无法知道复制与存储模因的机制
模因进化是“拉马克式”的
术语
第6章 硕大的脑袋
人类大脑的起源
关于人类大脑进化的理论
模因是否影响了脑容量?
第7章 语言的起源
我们为什么喋喋不休?
语言的进化
第8章 模因-基因协同进化
语言的功能是什么
语言传播模因
第9章 社会生物学的局限性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模因-基因交互作用
推翻标准社会科学模型
模因驱动和丹尼特塔
第10章 “高潮救了我的命”
性和社会生物学
爱情,美貌和亲代投资
模因与择偶
第11章 现代世界里的性
独身
节育
收养
第12章 利他主义的模因理论
为基因服务的利他主义
人类利他主义的古怪之处
为模因服务的利他主义
模因与基因
第13章 利他主义的伎俩
利他主义传播
看起来像利他主义
模因复合体与利他主义伎俩
债务、亏欠和互换
第14章 新时代的模因
外星人绑架事件是一个模因复合体
死亡和真相伎俩
占卜与算命
兜售健康
第15章 作为模因复合体的宗教
宗教和基因的协同进化
群体选择
科学与宗教
第16章 进入互联网
书写
交流
从复制产品到复制指令
陷入网中
第17章 终极模因复合体
我是什么?
我在哪里?
我做什么?
自我的功能
自我复合体
第18章 超越模因竞赛
自由意志
意识
创造力
人类的远见
最终的反抗
参考文献
索引
《万物理论》
致谢
前言 现在,你觉得你是谁
1 关于自我,且莫执着
呼吸
“你是谁”与“你认为你是谁”
别对你的感知笃信不疑
别对你的记忆笃信不疑
别对你的判断笃信不疑
关于自我,且莫执着
2从灵魂到前额叶
自由地感受自由
以一“元”,驭众“元”
机器中的幽灵
以一“域”,驭众“域”
Libet的实验
大脑知道的比你多
“自由”的意志不自由
意志的涌现
不论有多难以置信
3从前额叶到全脑
“侏儒”及其模块
“范式漂变”
视觉过程的交互作用论
语言加工的交互作用论
概念形成的交互作用论
自我位于皮质下?
“你是谁”的交互作用论
4从大脑到全身
如果你没有一具身体
关于具身心智的心理学
具身心智和语言
具身心智和情绪
具身心智的生物学原理
具身心智和人工智能
关于“大脑-身体”系统
5从身体到环境
感觉换能作用
生态知觉
“行动-知觉循环圈”
外物是“你”的一部分
你是环境的一部分
开放的心智与封闭的系统
“有机体-环境”系统
6从环境到他人
“人如其食”
你与你的家人和朋友
你与你的合作伙伴
你与你的群体
你与你的社会
你与你的国家
你与你的物种
7从他人到众生
人体微生物组
非人类动物的心智生活
与非人类动物共存
植物的心智生活
与植物共存
行星级生物群系
8 从众生到万物
非生命系统无处不在
非生命系统的心智生活
自然发生的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
与非生命系统共存
亲爱的地球
9现在,你是谁?
第N章的预期效果
“在地球上”与“作为地球的一部分”
民主的宇宙
一体性、目的,以及永恒的生命
我们是谁
附注
参考文献
索引
《预测算法》
前言 会预测的肉
致谢
引言 猜谜游戏
第1部分 预测的力量
1 预测机器
1.1 觉知一杯咖啡的两种方式
1.2 采用动物的视角
1.3 自举式学习
1.4 多层架构的学习
1.5 数字解码
1.6 结构处理
1.7 预测加工
1.8 标示新异刺激
1.9 预测自然场景
1.10 双目竞争
1.11 抑制与选择性增强
1.12 编码、推理和贝叶斯大脑
1.13 把握主旨
1.14 大脑中的预测加工
1.15 沉默是金?
1.16 期望看见一张脸
1.17 被预测引入歧途
1.18 心智的倒置
2 调节音量:噪音、信号和注意
2.1 信号识别
2.2 白色圣诞节
2.3 双向信息的精妙博弈
2.4 注意、偏向竞争和信号增强
2.5 整合与耦合
2.6 品味行动
2.7 注视分配机制:何谓顺其自然
2.8 知觉-注意-行动环路的循环因果架构
2.9 相互确证的误解
2.10 关于精度的疑虑
2.11 令人始料未及的大象
2.12 当精度变得反常
2.13 在焦点以外
3 幻象之城
3.1 建构的逻辑
3.2 简单的“看见”
3.3 跨模态和多模态效应
3.4 元模态效应
3.5 知觉到缺失
3.6 期望和有意识的知觉
3.7 从知觉到想象
3.8 对想象与知觉的“读脑术”
3.9 梦工厂
3.10 PIMMS与过往经历
3.11 开启心智的时间之旅
3.12 认知安装包
……
第2部分 具身的预测
第3部分 搭建预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