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微生物资源与生态学方向,主要从事原核微生物的系统分类、资源利用与生态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40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520余篇),专著6部。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历史最为悠久、贡献最大的学科之一。从数千年人类利用自然经验应用微生物酿造食品,历经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19世纪),即Antonie van 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开始微生物描述分类,直到1953年J.Watson和F.Crick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从而进入现代微生物学时期,将微生物学推到生物科学的前沿。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的知识载体,研究所涉及的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其个体小、繁殖快、数量多、代谢强、易变异,其生物多样性在维持地球生物圈和为人类生存提供广泛的、大量的生物资源和潜在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中有些类群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敌人,如历史上数次流行并杀死了数以万计生命的鼠疫、伤寒、霍乱以及20世纪下半叶开始威胁人类的艾滋病和21世纪第一个威胁人类的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以及2019年底爆发的由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不断革新,当今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也可根据研究的侧重面和层次不同,而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如通常按研究对象分,可分为细菌学、放线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藻类学等;按过程与功能分,可分为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细胞微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等;按生态环境分,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水域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宇宙微生物学等;按技术与工艺分,可分为发酵微生物学、分析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技术学等;按应用范围分,可分为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预防微生物学等;按与人类疾病关系分,可分为微生物流行病学、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免疫学等。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大数据、云计算以及IT、AI、5G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新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正在不断形成和建立。
以中山大学李文均教授为首,汇集国内外有着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知名微生物学者组成编委会,与时俱进,把握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增长点,在以往《现代微生物学》(Current Microbiology, 科学出版社,一、二版)的基础上,更新、编写了本书《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新书内容涵盖了11个微生物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进展及技术发展水平。该书新增“人感染性病毒与分子免疫”“分子微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空间微生物学”等内容。全书各个章节都配有详实的图表。为了满足读者需求,每章之后罗列了参考文献,可以作为相关内容的延伸阅读材料。总之,本书作者愿以此书奉献读者,共享微生物学知识与技术,促进我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书适用于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也适用于农林、食品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还可供相关科研与技术人员参考。
最后,感谢在此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化学工业出版社所付出的辛苦工作,对于支持、关心和帮助过本书出版的所有单位与同仁,谨表示真挚的感谢!
2021年5月9日
****u 2022-07-16 10:35:22
印刷清晰,包装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