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张骞
彭绪洛
因为喜欢探险,同时也因为自己主要创作探险小说,所以我非常崇拜中国历史上那些大探险家,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仅崇拜他们,还去研究他们,走他们走过的路,感受他们曾经的感受,领悟他们的思想,真正地走近他们。
张骞是我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故事被司马迁写进《史记·大宛列传》。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行为为“凿空”。可见,在司马迁心中,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壮举。因为,他凿空的“隧道”途经敌国匈奴,这比打通一条隧道、凿空一座大山要危险、复杂得多。
当时,汉武帝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去中亚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甘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这个庞大的使者团一路上穿越戈壁滩、翻越“世界屋脊”葱岭,还要抵抗匈奴的阻击。
一行人西行进入河西走廊,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全部被抓获。匈奴单于为收买、拉拢张骞,打消他出使大月氏的念头,对他进行种种威逼利诱,但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张骞被扣留在匈奴长达十年之久。张骞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出使大月氏的意志和决心。
公元前129年,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最后成功到达大月氏。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返回时,不小心又被匈奴兵抓获,扣留了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发生内乱,张骞和甘父趁机逃脱。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返回大汉。此时,原本一百多人的庞大的使者团只剩下张骞和甘父两个人。张骞始终想着汉武帝的重托,想着自己的职责所在,忍辱负重十几年,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使命。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地域的国家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香料、玻璃器皿等产品。
张骞还从西域带回了多种多样的水果、坚果和蔬菜种子,比如核桃、蚕豆、芝麻、葡萄、石榴、香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丰富了大汉百姓的食物种类;还从龟兹带回了神奇的乐器,比如胡琴,动听的乐曲让大汉百姓享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张骞能够成为如此伟大的人,造就这样一番了不起的事业呢?在研究了很多关于他的史料、故事之后,我不得不感慨,张骞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成为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首先是因为他具有持之以恒、坚韧包容的性格,这些优秀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代杰出使节;其次是因为他具有缜密细致的观察力、善于记忆和学习的智慧、健康的体魄、灵巧的实践能力,这些优秀的品质让他成为一名不朽的探险家;而最重要的是,他具有超凡的恒心、毅力,以及非常强大的信念,这些卓著的优点让他能够不畏艰险、不惧强权、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最终成就凿空西域的大业。张骞身上有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后辈仔细研究、学习,并认真地继承。
为了创作《少年与张骞的丝路探险》,我除了研究非常丰富的史料,还走了张骞当年走过的路,深刻地感受到这一路的辛酸不易,从而更加能体会他在两千多年前徒步出使西域的艰难,以及从不放弃的伟大。
我走了敦煌、罗布泊、楼兰、伊宁、乌孙古道、库尔勒、哈密等张骞曾经走过的地方。每走一段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更能感受他的豪迈,领悟他坚持梦想的意义。
我在西北塞外,也曾遇到猛兽、赶上自然灾难,当时的惊悚、狼狈甚至绝望让我始终难以忘怀。我还清楚地记得2010年10月4日,我和司机在夜晚出楼兰古城时落单并迷路了。我很明白在这个区域落单和迷路,就意味着死亡。当时我和司机特别紧张,全身的衣服都汗湿了。但我们马上调整心态,把车停下来,沉下心来思考对策,冷静地寻找出路。后来,我们仔细地观察,发现在地势低凹处,有马上就要被风抚平的前车轮的痕迹,这才得以逃生。
2011年2月28日,我去攀登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时,在山上遇到暴风雪,差一点儿葬身在雪山之上,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寸步难行”一词的含义。
2018年8月,我徒步穿越乌孙古道,在翻越海拔3755米的琼达坂时,所穿的登山鞋因年久老化,鞋底脱落了,我换上一双过河的溯溪鞋继续行走。后来遇到雨雪天气,我身体严重失温,差一点儿永远留在乌孙古道上。
我走在这样的旅程中,时常会想起两千多年前的张骞,思考他坚持外交梦想的意义,从中生发出继续前行的勇气,支撑我自己完成征途。
我的行为被很多评论家和读者称为是在用生命写作。其实,我是在通过创作作品,与读者们一起寻找珍贵的勇气。我想通过亲身实践,引领读者们去了解大自然,了解历史,理解像张骞这样了不起的外交家、探险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历史上没有张骞,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打通陆上丝绸之路?那些西域的特产什么时候才会传到中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了解西域的文化和局势?
幸好现实中没有这些如果。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最伟大的中亚地理探索者。他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
我一直坚信有探索精神才有无限可能,我非常希望在所有的孩子心中播下勇于探索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开拓,勇于动手和挑战,勇于创新和发明,勇于接受失败和挫折,最后能学会自我保护、独立思考、顽强生存,而最重要的是,学会不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我相信,孩子学会了这些,成年之后都能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有所建树。
所以,我追寻张骞的脚印,去行走、寻找、探险,去体验他及同伴的艰辛和苦难,并书写他们的传奇故事,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勇往直前、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