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将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相融合,打破传统的研发、生产及使用界限,将设计、制造与服务的理念贯穿于产品整个周期,大大加快产品迭代周期、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且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航天、船舶等国防工业代表性行业,特点是体量大、设计加工周期长、产量少、定制特征明显及单价高等,创新需求非常强烈,单纯地依靠母型优化、用户反馈等研发设计方法远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智能化技术以满足装备类型多样化、任务专业化、操作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机床是工业的基础,其性能决定了其他一切工业产品的性能,2018年结束的为期3年的“欧洲未来研究与创新框架”资助的“孪生控制”项目重点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床总体性能的提升方法,该项目研究成果在航空和汽车两大典型工业领域的初步尝试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书以该项目为基础编纂而成,2019年由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无论是概念、理论还是方法与技术,均处于世界前沿,且多数属于行业首次,体现了先进性和稀缺性。
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和国防安全。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相关最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著作,可大幅推动国内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进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加速国防科技的创新。相信该书的翻译与出版,将对于推动包括军工和民企在内的国内智能制造、“工业4.0”以及国防科技创新等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航天、船舶等国防工业代表性行业,特点是体量大、设计加工周期长、产量少、定制特征明显及单价高等,创新需求非常强烈,单纯地依靠母型优化、用户反馈等研发设计方法远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智能化技术以满足装备类型多样化、任务专业化、操作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机床是工业的基础,其性能决定了其他一切工业产品的性能,2018年结束的为期3年的“欧洲未来研究与创新框架”资助的“孪生控制”项目重点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床总体性能的提升方法,该项目研究成果在航空和汽车两大典型工业领域的初步尝试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书以该项目为基础编纂而成,2019年由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无论是概念、理论还是方法与技术,均处于世界前沿,且多数属于行业首次,体现了先进性和稀缺性。
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和国防安全。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相关最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著作,可大幅推动国内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进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加速国防科技的创新。相信该书的翻译与出版,将对于推动包括军工和民企在内的国内智能制造、“工业4.0”以及国防科技创新等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