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迎来“视频号时代”
1973年4月3日,一位美国中年人右手举着一个笨重的塑料“砖头”,用兴奋又克制的声音说:“乔,我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
这个中年人叫马丁·库帕。45岁的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乔是他的对手机构贝尔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塑料“砖头”经过14年的等待,于1987年传入中国,它当时被称作“大哥大”。
发明“大哥大”的马丁·库帕,一定想不到若干年后,由“大哥大”演化而来的手机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超级智能,并给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大众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说:大众传播的历史,就是技术革命的历史。
几千年来,大众传播从一墙画满图腾的岩石壁画开始,到竹简、丝帛、书籍、报刊、电台、电视,再到网站和智能手机上的各种信息流平台,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与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没有一次不关乎迭代。迭代就意味着淘汰,冷酷且不留情面。
毫无疑问,竹简对于壁画而言,是新媒体;网站对于报纸而言,是新媒体。自然,当下的新媒体是2020年发轫的视频号。
视频号,归属于短视频传播阵营。武断下结论:“短视频传播将取代图文传播”,是一件无聊且不成熟的事。但短视频传播夺过图文传播的接力棒,成为大众传播新工具,则是能预见的。
在短视频传播的阵营里,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有抖音、快手和新生儿视频号。视频号一出生便风华正茂:5G时代的加速来临,让短视频发展的网速制约进一步被破除;抖音和快手的发展,让短视频浏览与创作有了群众基础;海量受众已经在短视频里购买产品与服务,商业化早已开始。此外,视频号是微信的产品,而微信是中国的国民App,日活10亿+用户,给视频号提供了强大的流量支持。
所以说,视频号是当下最新的新媒体。
视频号延续微信的基因,依托社交开展传播,而不是平台中心推荐与算法推荐,这是它与抖音、快手最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它最适合普通人玩,而且很容易实现微信的那句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好友,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微信好友、朋友圈就是发动传播的第一推手。这个推手,
z***j 2021-04-21 05:34:22
物流及时,商品包装完整。书很好,先从同事那里读过,感觉很好,自己也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