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Ⅰ
长期主义与价值共生
陈春花
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创始发起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2019年,我们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年度主题确定为“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我个人的研究也是以这个主题作为基础的。
基本假设
2019年,美国181个顶级公司的CEO签署了“公司的目的”宣言,宣言中提到,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不再是股东利益,而是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在今天,要想把企业做好,我们遭遇的挑战不仅来自企业内部,还来自企业外部。这些挑战具体表现为企业如何处理自身和各方(社会、客户、员工、供应伙伴、社区、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对企业整体成长认知的一次彻底调整,按照这样的逻辑去看,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其基本假设和影响力变得尤其重要。
最早我研究企业文化时发现,文化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我选用沙因的理论进行解释:文化有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支持性价值观和基本的潜意识假设。物质层是我们看得到的东西,比如,我们摸得到康恩贝的产品,感受得到金蝶的服务等一系列被称为“人为饰物”的企业文化表层内容。针对这个表象,怎样制造药品、软件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以及哲学观。最后是平时会忽略,但是遇到冲突的时候起支撑作用的基本假设。这个基本假设会让企业确定关注什么,如何做出反应,在不同的情境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花了7年时间研究数字技术对企业的影响,验证了一个基本假设:企业无法脱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不得不关心技术。我们不难发现,基本假设决定了企业将如何做出选择。
12年来,在我们遴选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过程中,之所以有那么多企业家参与,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假设—中国的管理模式一定能为世界贡献中国的方案,所以我们能一直坚持做下去。我们在社会中愿意跟一些人在一起的原因也是这样,比如见到老乡、听到乡音会流泪,因为我们认为同乡之间会有基本的假设。所以,今天的很多波动、动荡,是不同的基本假设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
长期主义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假设
在我的整个研究中,2019年度的关键词也是“长期主义”,因为长期主义的经营假设在今天凸显了更重要的作用。德鲁克很早就告诉大家,任何一个企业想做得很好,必须要有一些经营理论,而经营理论的基础构成就是以下三个最重要的假设。
第一,怎么看待这个环境。就如同今天怎么看待全球化、中美关系、数字技术,怎么看待产业的颠覆、迭代和更新,怎么看待消费人群的改变以及90后、00后陆续成为世界的主流。要了解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就要有一个基本假设。
第二,组织的使命是什么。明确自己的特殊使命,否则就没有办法做经营。
第三,对于完成组织使命所需核心能力的假设。
这是很早之前,德鲁克在迎接知识革命到来的时候,对所有企业的建议—要有经营理论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发现很多优秀企业都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哈佛大学的两个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文化和长期业绩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从这个视角研究过去30年中国领先企业的时候,我得到与哈佛大学两位教授一样的结论,两者有非常明确的关系。按照这个概念,可以发现这些领先企业的假设都非常清楚。
苹果的产品为什么一直能打动人?原因在它的假设中。它认为:设计是人类创造物的根本灵魂,通过产品、服务和外在的连续表现来体现。这是它的基本假设,所以它以设计切入,让人产生共鸣。
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之一,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假设明确指出:技术是全民化、个性化、具有同理心的,它的使命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
丰田,一家亚洲的汽车公司,能够在欧美汽车行业中具有强大力量,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厂商,也是因为它很明确它的假设是:好产品、好主意、彻底节俭。
三星,当诺基亚或摩托罗拉的移动技术大行其道时,依然能够超过它们成为第一,也源于它清晰地确立了以下概念:质量第一、技术第一和理念第一。
我们再看中国的公司。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它的基本假设。2019年腾讯将企业使命更新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新希望六和的理念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能走到世界领先位置的中国企业,共同的特征就是其底层假设具有很强的支撑能力,一定有底层逻辑是埋在实践之下的。当企业具有底层逻辑,且其逻辑符合长期主义时,这一底层逻辑便可以支撑它走向世界。
长期主义的基本假设,要明确三个根本性的逻辑:第一,企业与环境是共生关系;第二,企业有能力去认知世界;第三,企业的使命必须是向善的,且向善的力量能让企业获得真正的能量来源。这也是我们在确定年度主题的时候给大家这个方向的原因。这三个根本性的逻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长期主义。只有理解我们与环境、与世界的关系,理解我们自己内在的驱动力量,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
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要做到价值共生。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企业在努力地践行价值共生,比如华为实施数字行动计划,花10年时间帮108个国家的30 000名学生提升数字技能。年轻人要想进入世界各领域的领先梯队,就要具备一种能力—数字技能,这是连接应用和技能本身的需要。
虚体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非常大,7-Eleven这家被称为社区店的零售公司却没有受到虚体经济太大的影响,原因是它创建了命运共同体,与合作方共同应对新挑战:开了约2万家店,自己直营的只有约500家而已。新希望六和已经服务了15万养殖户、2亿用户、20个国家,这是过去的数据,现在还在持续更新。
根据这些领先企业的实践,我认为,成为长期主义者,就需要在价值共生中做出贡献,我们要在以下三件事情上做出努力。
第一,确立共生的战略。数字化时代的战略认知要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在工业时代,顾客需求相对有限,而企业需要满足顾客需求,所以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会有输赢。到了数字化时代,企业不是满足顾客需求,而是创造顾客需求以及实现顾客价值。这时,你会发现企业不是用比较优势来发展,而是必须与更多人合作,创造新空间。此时,企业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生关系,不计较输赢,而是致力于生长。
小米是《财富》500强中最年轻的企业,成立9年进入《财富》500强,原因是它能更广泛地连接和共生。金蝶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坚持共生战略,以及与合作伙伴、客户共同探索、整合、应用新的云技术与数字技术。具体而言,金蝶致力于推动新技术赋能新商业,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与企业共同成长。
第二,组织进化为共生型组织。我2018年出版的书叫《共生》,2019年出版的书叫《协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价值实现路径就是做共生型组织,选择这种组织形式的原因在于,单体组织很难创造价值,必须跟更多跨领域的价值网络组合,才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共生型组织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互为主体性;第二,整体多利性;第三,柔韧灵活性;第四,协同效率性。
打造共生型组织需要有四重境界,首先,要有共生的信仰,要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做得更好,商业是一种力量,推动人类的进步。其次,要回到顾客端,为顾客创造价值。长期主义和顾客主义是一种信仰,信仰长期,信仰顾客,可以帮助你在今天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定力,定力即源于你对长期的承诺、对顾客的承诺。再次,通过技术穿透的方式重塑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最后,通过“无我”的领导方式和其他人共同打造共生型组织。
共生型组织可以让企业获得连接、共享的价值,这种价值让很多行业因为共生型组织变得非常有意义。例如腾讯做医疗,是与医生群体形成共生关系,使医生诊断片子的准确率更高。当它为医生做好辅助诊断时,就是提供了更好的顾客价值。这个案例体现了共生型组织能通过“共生”的方式,提供更好的顾客价值。
再如阿里巴巴的“双11”,一天就实现巨量销售额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它愿意与厂家、消费者、物流商和采购供应商进行广泛的共生。当这种共生型组织形成时,巨量销售的奇迹就会出现。
我们在讨论价值共生时,就是在讨论能否做协同,愿不愿意做协同;讨论价值共生时,就是在讨论愿不愿意重新确定边界,愿不愿意建立契约信任,协同价值取向,最终做出有效的协同管理行为。你只有愿意,才做
得到。
第三,树立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只有长期主义的价值观才能够让我们超越变化。在动荡的时代,企业怎样获得成功?跟踪研究近30年的中国优秀企业,我认识到,只有那些真正超越变化的长期主义者,而不是机会主义者,才能存续下来。只有长期主义,才可以让企业应对动荡的环境。
全球领先的企业,基本假设都是非常明确的。企业理解了基本假设,就会产生内在的定力,正如康恩贝集团的胡季强董事长、中国飞鹤的冷友斌董事长所讨论的内容,企业要有内在定力,内求定力,外连生长,才能不受外部的干扰,依据自身的认知进行判断。
长期主义的基本假设中,最核心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我一直强调,生意是生活的意义,这是我给生意下的定义,我们的生活没有终点,商业才得以永续。所以,商业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商业要提供生活方案,而不是仅仅销售商品。理解了这个概念,就理解了技术的概念。技术可以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更舒适。理解了这个概念,便会发现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让商业更繁荣,市场空间更大,发展的可能性更多。
我很喜欢赠物的概念,我们所赠出去的不是产品,而是爱、惊喜和可靠。当企业能产出或提供让利益相关者感受到爱、惊喜和可靠的产品或服务时,就意味着企业家在明确地经营企业,这就是价值共生的体现。康恩贝集团的胡季强董事长在介绍他的公司能够持续经营50年的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他希望将爱传递给顾客,并真正地为顾客的健康做出承诺。
我不断地研究这些领先企业,它们能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家公认的,是有远见、野心、决心、活力、创新等,而更重要的是:它们真正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世界,甚至影响了人类的未来。
所以,我们看企业的时候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有业务发展的能力,应该有持续创造客户喜欢的产品的能力,也应该有为股东提供最好的回报率的能力。第二,如果一家企业想长期活下去,应该还有如下责任:对世界做出贡献,帮助改善每一个人,长期发展。
我用爱因斯坦的话来结束我的分享:“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这也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基本假设。
liuyeqing1989 2021-02-13 09:28:36
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