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代发展将势不可当的“后浪”——青少年——的教育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塑推到社会大众面前。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然而在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学习成绩、名校、名师、金钱、地位。从古到今,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再优异,家境再优越,如果三观不正,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一波三折。一个人的尊荣,不在于他的地位、财富与颜值,而在于他对世界的贡献,对人类的责任及对社会的担当。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发展兴趣爱好,学会独立思考,发奋刻苦读书,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为国家与人民做贡献。
2020年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危难时刻,全国医护和科技人员逆行而上奔赴一线抗疫,舍生忘死拯救病患。广大青少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抗击灾难不屈不挠的精神,看到敢于以身试药的科学家!这套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 丛书介绍了钱学森、竺可桢、钱伟长、华罗庚、钱三强、苏步青、李四光、童第周、陈景润、邓稼先等科学先驱的事迹。这些科学家学习成绩优异,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其卓越成就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以他们当时的实力,足以在国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他们深深地知道,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他们心底坚持着报效祖国的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远跨重洋回到生活与科研“一穷二白”的祖国,并以毕生热血为建设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里发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的风雨、生活的磨难阻挡不了这些人前行的脚步。正是这些人扛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无愧为“中国的脊梁”。有人要问,今天的青少年长大后,还能不能前仆后继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呢?
今天的青少年可能要问,这些科学家这样“自讨苦吃”是为了什么?我想,这个问题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文来作答适合不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要回答今天的青少年还能不能为国为民前仆后继的问题,我想起梁启超先生1900年的期许,“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中国青少年毋庸置疑正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他们的脊梁是否挺拔,他们的智慧是否卓越,他们的信念是否坚定,都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出版这套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丛书,就是希望青少年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刻苦勤奋、钻研创新的务实品质,弘扬他们恪尽职守、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把这些可贵的品质内化吸收为个人精神财富与进取动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jd_139988utd 2021-01-22 11:44:26
正版图书,内容不错,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