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的普遍心理现象之一。每个人都有脾气,一些人脾气急躁,遇事容易冲动,特别是对一些不顺心或自己看不惯的事,常常容易生气或怄气,有时还同人家争吵,说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话,或影响同事间团结,或影响了家庭的和睦。
人的脾气有好有坏。脾气好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喜欢同他合作、共事;脾气不好的人,则常常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苦恼,使别人觉得难于与之相处。这两种人,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很明显是后者,诚然,一个人脾气的好与坏,与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温顺、平和、忍耐等好脾气,往往同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教养有密切的联系;而暴躁、倔犟、怪癖、任性等坏脾气,则常常与不良的家庭环境、缺乏教养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是个暴躁易怒的人,你都要学习按部就班地改掉身上的坏脾气,获得良好修养。
一些人可能说,这太难了。实际不然,因为只要有心,没有改不了的习惯。我们看身边那些好脾气的人,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言谈举止透出温柔可亲的风范,即便是与人争论或者意见不一时,也是温言软语,心平气和。再看看那些自认为天生是坏脾气的人,好像总是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做事急躁,话不投机立刻气急败坏,大发雷霆。即便不带任何恶意,也让人惧怕三分。
对此,爱德华·贝德福这样说道:“每当我克制不住自己冲动的情绪,想要对某人发火的时候,我就强迫自己坐下来,拿出纸和笔,写出那人的好处。每当我完成这个清单时,内心冲动的情绪也就消失了,我能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了。这样的做法成为了我工作的习惯,在很多次,它都让我控制住了心中的怒火,逐渐地我意识到,如果当初我不顾后果地去发火,那会使我付出惨重的代价。”
现在,也许你急需要一位能帮助自己控制脾气和情绪的心理导师,这就是本书编写的初衷,本书犹如一位老者叙述心情故事一般,帮助读者抚平内心的焦躁、愤怒、不安,让我们明白,这世间,无论贫与富、贵与贱、荣与辱、得与失都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一个平衡的坐标,让自己不因得意而张扬,也让自己不因失意而沉沦,在面对生命的大喜大悲或者生死无常的时候,能以一种淡然的心态来对
待一切,而那些人生中的名缰利锁和悲欢离合也自会纷纷落地成尘。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各种磕碰和摩擦,各种心结和矛盾都避无可避。在这种情况下,发脾气似乎成了人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不少人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脾气,特别是对一些不顺心或自己看不惯的事,常常容易发怒,有时还同周围的人争吵,说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话,既伤害了双方的感情,又使自己郁结在心,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百害而无一利。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气使自己痛苦,也让别人难受。既然错误在于别人,那么,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呢?难道自己发了很大的脾气,对方就能受到惩罚吗?答案是否定的,且结果恰恰相反,因为生气,一个人喝闷酒,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因为生气而丧失理性,疯狂购物,挥霍的是自己的钱财。所以,生气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人脾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婚姻的美满、事业的顺利和生活的幸福,好脾气是幸福人生的积极推动力。一个人的脾气越好,他的交际能力就越强,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就越融洽,这使得他的事业、生活也容易取得成功。一个人,如果能遇事不动气,遭气不发怒,努力克制自己的坏情绪。那么,坏脾气就会离你渐行渐远,最终不再成为影响和掣肘你人生前程的羁绊。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脾气好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都会喜欢同他合作、共事;脾气坏的人,则常常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苦恼,使别人觉得难以与之相处。因此坏脾气往往是成功的大敌,一时的冲动可能会毁掉你一世的前程。
本书就是从帮助读者丢掉坏脾气出发,详细阐述坏脾气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危害,让读者认识到保持一颗平和与宁静的心,遇事保持沉着与冷静的重要性。教会读者调控情绪,努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编著者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