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动就是博弈”——每天都在与竞争对手斗智斗勇的商务人士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吧。与顾客之间的合同交涉、公司内部的职位斗争、与竞争对手的新品开发较量和市场份额之争……商业活动中到处都充满了“博弈”。
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学会了商务博弈的规则,并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在这种规则之下取得胜利。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凭借自己的直觉来进行商务博弈,但如果你想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分析,那就需要对“博弈论”有更多的了解。
一、人们对博弈论的关注日益增加
“博弈论”是以20世纪伟大的天才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及其同事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于1944年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为基础提出的理论。
他们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或许也像国际象棋那样遵循一定的规则,并且用博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但这个属于数学范畴的方法非常难以理解。他们发现当一场游戏有多个参与者的时候,这些参与者的行动会受其他参与者行动的影响。在这种游戏(相互之间有影响的游戏)之中,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进行预测尤为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能够进行非常复杂推测的系统理论基础,这就是他们研究的本质课题。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博弈论走出微观经济领域,在宏观经济、产业组织、国际贸易、金融等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全都得到了应用。许多经济现象和行动都可以通过基于博弈论的模型来进行分析。这种利用博弈论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博弈论作为对当今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理解的基本工具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顺带一提,冯·诺依曼也是奠定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先驱者之一。现如今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计算机已经能够对商业活动产生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经济与经营理论完全称得上是“冯·诺依曼的馈赠”。
随着博弈论的不断发展,近十年开设博弈论专业的商业学校越来越多。对于在此之前取得MBA学位的人来说,或许只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稍微接触过一点博弈论,但现在欧美的商学院都已经将博弈论选为必修科目。
比如哈佛商学院的科目名称直接就叫Game Theory,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科目名称叫作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笔者就读的伦敦商学院则叫作Negotiation and Bargaining。这些商学院的毕业生,都对博弈论有着充分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商业活动现场的决策之中。
二、本书的目的与主题
本书是MBA轻松读系列之一,旨在详细地为读者介绍博弈论的内容以及博弈论能够给商务人士带来哪些宝贵的启示。
虽然笔者对伦敦大学旗下的三所学院开设的博弈论讲座全都很感兴趣,但对于实务派的商务人士来说,学院派的博弈论由于数学性太强,恐怕会难以理解。因此,在本书的策划过程中,笔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博弈论这门用晦涩难懂的数学语言写成的学问,通俗易懂地“翻译”给广大商务人士。
本书中介绍的博弈论的本质,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连续博弈,考虑的是与只进行一次博弈相比,连续博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在连续博弈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市场的评价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复等要素。
第二个主题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考虑的是与所有参与者都掌握相同信息相比,参与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在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情况下,参与者需要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情况来思考应该怎样选择才能使情况对自身更加有利。
现在已经有许多商业入门书都对博弈论进行了解说,但遗憾的是对这两个主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少之又少。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主题涉及非常复杂的数学和概率等问题。
本书对这两个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是一次大胆的挑战与尝试。因为笔者坚信正是这两个主题的结合,才使博弈论发展成为如此强大的商业分析工具。此外,通过对这两个主题的学习,也可以使我们理解博弈论给商业活动的世界带来的最耐人寻味的启示。
对于难以理解的数学分析,我都尽量以“专栏”的形式整理在各节的末尾,力求让诸位读者能够在阅读正文的时候理解博弈论内容的本质。
对于将来会成为经营者,或者现在已经是经营者的诸位读者来说,没必要让自己成为博弈论的专家,亲自构筑分析模型并加以解决。大家只需要了解博弈论的本质,给一直以来凭直觉做出的决策加入那么一点点的理论基础。这样一来,当你面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时,就能够做出更加合适的决策。
本书的目标,就是为诸位读者提供这样一个启示。或许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愿笔者的“翻译”能够帮助大家稍微读懂博弈论这门学问。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顾彼思管理学院的嶋田毅先生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和协助。顾彼思的堀义人代表和钻石社哈佛商业评论的上坂伸一主编将如此重大的任务交付给尚不成熟的笔者。另外,本书的案例10,灵感来源于网络科幻作家明海宽郎先生。中央鱼类的塚本修司先生非常详细地为我讲解了鱼市场的“竞买”规则。还有,要感谢对一直没能完成书稿的笔者不离不弃、在创作过程中为笔者进行了诸多指导的钻石社编辑部的前泽裕美编辑。在此向以上诸位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铃木一功
x***1 2020-09-12 15:30:09
收到,外观OK。内容没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