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琼斯生于英国伦敦,著名建筑师、设计师。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理论者,首次提出了现代色彩理论,其关于平面图案和装饰的理论仍启迪着当代设计者。曾就读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19世纪50年代任教于伦敦南肯辛顿设计学院,1851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建筑师之一,1852年新水晶宫设计总监。
《装饰的法则》内容简介:
《装饰的法则》是人类设计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本书首次出版于1856年,作者是当时的先锋设计师欧文·琼斯。丰富的插图(112帧图版,逾2143种图案)、对各种文化深刻全面的考察(20种地域文化)以及独到的37条设计基本原理,是本书的三大卖点。
琼斯曾在欧洲和近东地区广泛游历,对大量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作品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他的研究范围涵盖古埃及、古希腊、中国直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他把这种观察所得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从而推动了西方艺术设计的革命,同时也为设计师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创新之道,奠定了其在西方设计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装饰的法则2:中国纹样》内容简介:
本书首版于1867年,由欧文·琼斯对中国纹饰的展示和解说集结而成。书中收录了184幅作者对中国瓷器(包括彩绘瓷器、景泰蓝、珐琅器等)上所绘饰花纹的临摹作品,而这些精美华丽的瓷器则来自南肯辛顿博物馆的馆藏以及一批私人收藏家的个人珍藏。
作者通过对大量纹饰的研究和对比,总结出中式纹样特有的创作原则、色彩搭配的特点、遵循的构图方法和排列方式,以及某些纹饰对异域艺术风格的吸收和改编等。本书曾经一度震惊欧洲,是西方世界首次经由设计大师之眼领略中国纹饰的瑰丽之美。
欧文·琼斯生于英国伦敦,著名建筑师、设计师。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理论者,首次提出了现代色彩理论,其关于平面图案和装饰的理论仍启迪着当代设计者。曾就读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19世纪50年代任教于伦敦南肯辛顿设计学院,1851年世界工业博览会建筑师之一,1852年新水晶宫设计总监。
《装饰的法则》
◆2143种原始纹样图解世界20大装饰艺术风格
◆基于英文首版,专业学者无删节全新译本
◆现代设计理论奠基人欧文??琼斯解读装饰艺术的毕生代表作
◆112帧华美全彩图版,2143种原稿装饰图样,涵盖20个历史时期与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精华
◆19世纪以来,所有设计大师的基本功必读书!
《装饰的法则2:中国纹样》
◆184幅手绘原稿图解中国纹样美的奥秘
◆基于英文首版,专业学者无删节全新译本
◆现代设计理论奠基人欧文??琼斯代表作《装饰的法则》姊妹篇
◆184幅精美手绘原稿,取自23类中国瓷器,深度解析中式纹样的创作原理和配色方法
◆19世纪以来,所有建筑大师和设计大师的必读之书!
《装饰的法则》
前言
第一章 原始部落装饰
第二章 埃及装饰
第三章 亚述和波斯装饰
第四章 希腊装饰
第五章 庞贝装饰
第六章 罗马装饰
第七章 拜占庭装饰
第八章 阿拉伯装饰(以开罗地区为例)
第九章 土耳其装饰
第十章 摩尔式装饰(以亚罕布拉宫为例)
第十一章 波斯伊斯兰装饰
第十二章 印度装饰(以1851 年和1855 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为例)
第十三章 印度教装饰
第十四章 中国装饰
第十五章 凯尔特装饰
第十六章 中世纪装饰
第十七章 文艺复兴装饰
第十八章 伊丽莎白时期装饰
第十九章 意大利装饰
第二十章 自然花叶装饰
《装饰的法则2:中国纹样》
对于设计外行人来说看着有点累ww 自己试着动手画一画、组合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非常雍容华贵的书。作为外行只能纯纯地欣赏书里的美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装饰有:庞贝、拜占庭、摩尔、波斯伊斯兰。其实如果只看中国装饰的那篇会觉得还不错。但是放在蒸锅人类设计文明史里,中国的装饰则显得过于中规中矩和没有想象力。作者研究地非常全面细致,阅读过程十分舒心!
装帧太精美了
2143种原始纹样图解世界20大装饰艺术风格 基于英文首版,专业学者无删节全新译本 现代设计理论奠基人欧文•琼斯解读装饰艺术的毕生代表作 112帧华美全彩图版,2143种原稿装饰图样,涵盖20个历史时期与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精华 19世纪以来,所有设计大师的基本功必读书!
感觉非常不错的,很喜欢很喜欢
很有趣,书籍内容很丰富,设计很精美,物流速度也很快。
挺满意的符合描述符合期待比较实惠。
通过对大量纹饰的研究和对比,总结出中式纹样特有的创作原则、色彩搭配的特点、遵循的构图方法和排列方式,以及某些纹饰对异域艺术风格的吸收和改编等。本书曾经一度震惊欧洲,是西方世界首次经由设计大师之眼领略中国纹饰的瑰丽之美。
超级兔纸 2020-07-24
这本书每一章,展示的纹样都不怎么多,但是不同文明下的类别还挺多的,不过竟然没有日本纹样。之所以给两分,是因为整本书对中国和东方充满了偏见,他所有的描述都在表述,中国是没有自己的装饰艺术的,中国的纹饰全是抄来的,而且还很难看,然而他只放了几个清朝花瓶瓷器上的花纹,就下这种论断。作为一个出书的作者,不做考据也就算了,连文字也写的显得这么无知,他对中国纹样得知之甚少还可以给他找借口说他是时代局限了他的视... 这本书每一章,展示的纹样都不怎么多,但是不同文明下的类别还挺多的,不过竟然没有日本纹样。之所以给两分,是因为整本书对中国和东方充满了偏见,他所有的描述都在表述,中国是没有自己的装饰艺术的,中国的纹饰全是抄来的,而且还很难看,然而他只放了几个清朝花瓶瓷器上的花纹,就下这种论断。作为一个出书的作者,不做考据也就算了,连文字也写的显得这么无知,他对中国纹样得知之甚少还可以给他找借口说他是时代局限了他的视野,但是满口论断式语气的贬低一个文明的装饰艺术,就是心胸问题了。要不是图的内容还可以,这本书真的想扔了,印刷也不是特别好。图有很多颜色错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