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这是新营销概念层出不穷
的新经济时代。
粉丝营销、社区营销、流量营销、互动营销、新媒体营
销……新理念百花齐放。
乱花渐欲迷人眼,新人迎来旧人弃。
传统的经典营销理论真的过时了吗? SWOT 分析、定位、
STP、4P 等理论的提及率和关注度越来越低,这些经典营销
理论真的无用武之地了吗?
非也!理论恒久远,经典永留传!
经典的,才是永恒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营销的底层逻
辑不会变!
经典营销理论是根基,新营销概念是侧枝、是绿叶。没
有根深,哪有叶茂?
经典营销理论是武术的基本功,新营销概念是新招式,
没有深厚的武术功底,那些招式便成了花拳绣腿,唬人可以,
哪能真刀实枪克敌制胜?
经典之所以经典,一定是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一定是对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无论在过去的传统工业化经济时代,还
是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新时代。
学习经典营销理论,学习营销基本功,应是营销人的必
修课。
修炼营销基本功,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厚积薄发、
一鸣惊人,才能日日精进,才有可能成为业界公认的营销
高手!
本书相比于普通营销书籍,有两大特色:
其一:实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基本原则,何况是实
战导向的市场营销学科。本书的理论、策略等各类基本功,
均源于营销实践的总结与提炼,并能真正有效地指导营销实
战,无论营销内功篇、外功篇还是营销管理篇。纯理论探讨的、
实用性不强的营销历史、营销人物,标新立异的营销流派,
均不在本书的内容范畴之内。
其二:适用。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写书也一样。本书最大的创新是:真正以目标读者的适用性
为导向! 每一位读者的营销理论策略需求不一样; 不是每个
理论策略都适合每一位读者。
任何理论、策略都有自身的假设前提和应用边界。
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 甲之精华,乙之糟粕。一旦适用
性错误,那营销理论的实战指导就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比如社群营销和私域流量营销的理念,比较适合文化教育业、
生活服务业,但对B2B 产业和快消品产业并不适用;比如电
商直播策略,适用于服饰、美妆、珠宝等行业,但对家具、建材、
汽车等耐用品营销则没多大意义。
不得不承认,市场营销,特别是销售类相关职业,有时
候被人看不起。
多数营销人并非社会精英,虽有持续学习的需求,精神
可嘉,但营销理论、策略千千万,怎么学,学什么,如何学,
这也是学问。
许多读者没有理论适用性的自主鉴别能力,往往僵化教
条、生搬硬套,缺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如果
囫囵吞枣,什么热门学什么,就不光是浪费时间,还可能贪
多嚼不烂、消化不良,甚至知识误用,误己误企。
本书从头到尾反复强调各类营销理论的适用性,不仅每
篇开头特别提示本节所适用的岗位、行业,多数章节中还反
复细化并强调所适用的岗位、行业。
如果你尚未踏上营销行业这条船,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
是社会人士,都建议你先通读这本书(但不必精读),再考
虑要不要从事营销职业,适合ToC 还是ToB 行业,适合营
销策划岗位还是销售职业。若有必要,再继续精读。
如果你已经上了营销这条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大船,无论
你是B2C 还是B2B 的营销高管、市场策划人员,还是大客
户销售人员、B2C 渠道销售人员、面对面销售人员,都请仔
细选择你的岗位所需的相关章节,认真阅读、思考、感悟,
反复修炼相关营销基本功。
本书共三大板块:营销内功篇,阐释重要理念、调查与
分析方法、战略性思维等,固本强基才能技冠群雄,人人皆
应反复学习修炼。营销外功篇和营销管理篇涉及产品、价格、
渠道、传播、销售、管控以及营销人员收入、营销人员素质
要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你不必每节都学,请按需选择。
勤学苦练、假以时日,相信你的营销功力一定会突飞
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