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o Parametric 是在单一数据库、参数化、特征、全相关及工程数据再利用等概念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CAD/CAE/CAM软件,它能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所有用户同时开展同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它是3D产品设计的行业标准。作为业界领先的生产效率工具,它促进用户采用最佳设计方法,同时确保遵守业界和公司的标准。集成的参数化3D CAD/CAM/CAE解决方案可让设计速度比以前更快,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强创新力度并提高质量,最终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产品。
本书基本涵盖了Creo Parametric 3.0动力学分析、机构分析两大部分。从基本操作到模型建立,从概念到综合实例,从分析到优化设计的编制,讲述了模块中各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在每章的最后,以实例的形式进一步学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本书最后以两个典型实例(二级减速器、活塞连杆机构)讲解了使用Creo Parametric 3.0进行工程分析的设计过程。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适合初、中、高级读者逐步掌握Creo Parametric 3.0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产品分析和优化设计。
·以知识点为介绍单元,通过讲解概念、操作方法、经典实例等透彻地剖析每个知识点,以便于读者掌握。
·采用了浅显易懂的例子,使读者容易上手操作。每个例子讲解步骤简单全面,易于理解。
·对关键性的技巧以“注意”提醒读者,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内容翔实,选例典型,针对性强。叙述言简意赅、清晰流畅,能使读者快速掌握PTC Creo Parametric 3.0动力学分析、机构分析模块的应用要领。
·结合内容在光盘中配置了大量实例源文件以及相关的视频讲解内容,对书中的各个重要实例进行针对性讲解,便于读者掌握实际操作的流程和技巧。
本书共分为3篇11章。第1篇(第1~5章)机构动力学分析。讲述了Creo Parametric 3.0软件关于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三种模式、动力学分析模块、建立运动模型及设置运动环境、动力学分析和动画制作等基础知识;第2篇(第6~9章)是结构与热力学分析。介绍了结构分析模块、建立机构分析模型的方法步骤、机构各种结构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等内容。讲述了静态分析、模态分析、失稳分析、疲劳分析、预应力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优化设计等方法;第3篇(第10章、第11章)是综合实例。以最常见的二级减速器、活塞连杆机构为例,讲述了动力学和结构分析创建过程,让读者巩固学到的各模块中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举一反三,获得独立完成项目分析设计的能力。
本书由三维书屋工作室策划,胡仁喜和刘昌丽编写,胡仁喜 刘昌丽 康士廷 闫聪聪 杨雪静 卢园 孟培 李亚莉 解江坤 秦志霞 张亭 毛瑢 闫国超 吴秋彦 甘勤涛 李兵 王敏 孙立明 王玮 王培合 王艳池 王义发 王玉秋 张琪 朱玉莲 徐声杰 张俊生 王兵学等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欠缺之处。竭诚欢迎广大读者登录网站发电子邮件到编者的电子信箱,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方便作进一步的修改。
编 者
本书基本涵盖了Creo Parametric 3.0动力学分析、机构分析两大部分。从基本操作到模型建立,从概念到综合实例,从分析到优化设计的编制,讲述了模块中各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在每章的最后,以实例的形式进一步学习基本工具的使用。本书最后以两个典型实例(二级减速器、活塞连杆机构)讲解了使用Creo Parametric 3.0进行工程分析的设计过程。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适合初、中、高级读者逐步掌握Creo Parametric 3.0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产品分析和优化设计。
·以知识点为介绍单元,通过讲解概念、操作方法、经典实例等透彻地剖析每个知识点,以便于读者掌握。
·采用了浅显易懂的例子,使读者容易上手操作。每个例子讲解步骤简单全面,易于理解。
·对关键性的技巧以“注意”提醒读者,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内容翔实,选例典型,针对性强。叙述言简意赅、清晰流畅,能使读者快速掌握PTC Creo Parametric 3.0动力学分析、机构分析模块的应用要领。
·结合内容在光盘中配置了大量实例源文件以及相关的视频讲解内容,对书中的各个重要实例进行针对性讲解,便于读者掌握实际操作的流程和技巧。
本书共分为3篇11章。第1篇(第1~5章)机构动力学分析。讲述了Creo Parametric 3.0软件关于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三种模式、动力学分析模块、建立运动模型及设置运动环境、动力学分析和动画制作等基础知识;第2篇(第6~9章)是结构与热力学分析。介绍了结构分析模块、建立机构分析模型的方法步骤、机构各种结构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等内容。讲述了静态分析、模态分析、失稳分析、疲劳分析、预应力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优化设计等方法;第3篇(第10章、第11章)是综合实例。以最常见的二级减速器、活塞连杆机构为例,讲述了动力学和结构分析创建过程,让读者巩固学到的各模块中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举一反三,获得独立完成项目分析设计的能力。
本书由三维书屋工作室策划,胡仁喜和刘昌丽编写,胡仁喜 刘昌丽 康士廷 闫聪聪 杨雪静 卢园 孟培 李亚莉 解江坤 秦志霞 张亭 毛瑢 闫国超 吴秋彦 甘勤涛 李兵 王敏 孙立明 王玮 王培合 王艳池 王义发 王玉秋 张琪 朱玉莲 徐声杰 张俊生 王兵学等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欠缺之处。竭诚欢迎广大读者登录网站发电子邮件到编者的电子信箱,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方便作进一步的修改。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