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
余世存序 大年生存史观中的个人//I
吴励生序 正本清源,天道绝对//VII
楔子 庄前略史//001
引子 楚父宋母(前381—前370)
一 楚悼王崩吴起死楚,宋休公殁庄全逃宋//007
二 周封田齐宋后摄政,戴驩相宋庄全居蒙//011
三 白圭使宋戴驩亲楚,田和聘贤子綦逃名//015
四 田齐伐燕三晋共救,戴驩用术固位专权//019
五 赵伐中山魏救同宗,九方卜幸子綦祈福//023
六 季真使宋越王再弑,子綦治生梱子被劫//027
七 田午弑君子綦悲子,韩哀灭郑御寇避寇//031
八 史儋叛周作谶媚秦,聂政刺韩由相及君//036
九 宋桓成丁耽溺宫帏,轮扁论孔教诲田午//041
十 徐无鬼讽谏魏武侯,楚庄全娶妻宋狶韦//045
十一 魏武伐楚赵成攻秦,狗猛酒酸子綦解惑//049
十二 魏武侯死戴驩玩火,楚肃王崩庄母怀胎//053
第一部 弃儒学道(前369—前351)
一 烈王崩周田午叱主,赵韩迁晋庄周生宋//059
二 宋桓嘉孝郑缓骤贵,显王立威赵韩伐周//062
三 赵韩劫王周分二国,栎阳雨金秦祭五帝//066
四 苏宫落成蔡姬娱民,杨朱过宋子綦会友//071
五 魏惠伐宋攻取仪台,孟轲慕孔庄周敬墨//076
六 秦献效戎恢复斩首,庄全述祖抱愧范蠡//081
七 宋桓有为兼用儒墨,庄周学弈初闻阴阳//086
八 郑缓役人遣弟学墨,庄全适人命子习儒//090
九 赵韩伐秦魏迁大梁,庄读《诗经》质疑君臣//095
十 戴驩罢相剔成专权,庄读《尚书》质疑本末//101
十一 商鞅入秦进言三道,庄习礼乐得闻真君//105
十二 商鞅变法剔成亲魏,庄读《春秋》质疑圣贤//109
十三 助魏伐韩宋取黄池,庄读《周易》质疑泰否//113
十四 四国朝魏孙膑归齐,转师子綦庄闻九阶//118
十五 齐威振作邹忌变法,田襄死宋墨家移秦//123
十六 助魏伐赵宋桓骑墙,庄读《归藏》领悟泰道//127
十七 桂陵胜魏齐威称王,庄读《老子》得闻舌教//131
十八 襄陵胜齐魏惠止败,悔斥散木匠石改宗//136
十九 魏赵和解韩昭变法,欲为文木曹商易师//141
第二部 娶妻为吏(前350—前340)
第三部 辞吏拒相(前339—前331)
第四部 循德达道(前330—前322)
第五部 庄惠初游(前321—前305)
第六部 庄惠再游(前304—前293)
第七部 宋灭庄殁(前294—前286)
尾声 蔺魏弘庄(前285—前282)
一 苏秦谋齐诈立三帝,蔺且释庄撰文五篇//545
二 乐毅破齐苏秦车裂,魏牟慕庄师事蔺且//551
三 李兑诛赵孟尝死薛,魏牟改宗尽弃方术//559
四 公孙偃兵游说赵燕,魏牟弘庄编纂《庄子》//565
煞尾 庄后略史//571
后记 知人论世,鉴往知来//575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余世存序 自由江湖的虚实//I
吴励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XI
作者前记 庄子引领我们仰望星空//XXI
作者序言 莫逆于心,相视而笑//XXIII
绪论一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003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027
绪论二 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031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059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
弁言 七篇之首,庄书之魂//063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091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
弁言 “齐物”篇名,仅有一读//095
上篇 此岸俗谛,物德相对//095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149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
弁言 真谛必“知”,俗谛必“行”//155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155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160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163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166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169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173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217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
弁言 葆光养心,支离其德//223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263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
弁言 游方之外,以明达道//267
上篇 卮言七章,正面论道//267
下篇 寓言七章,形象论道//290
结语 道极无限,成长无极//327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356
余论一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361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384
余论二 文化与造化
余论三 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407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08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10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411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413
跋语 超越老孔,空前绝后//417
wlhui 2020-04-15
文字简练轻盈,虽讲古书也十分好看,《庄子》被郭象篡改,而为庙堂作为南华经供奉,对于喜欢身处江湖作逍遥游的庄子是讽刺,也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庄子》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延续不灭,在封建帝制解体后该重新焕发。顺道与悖道,江湖与庙堂,几千年前的庄子,给出现代人很多答案。也许如作者所希望的,庄子的时代就将到来。中国智慧理应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