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高歌猛进。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推进区域科技进步和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全省创新资源配置,巩固区域创新实力,释放区域活力,挖掘区域创新潜力,培育壮大区域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仍然遵循纵横可比的原则,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并引用官方最新权威数据。《报告》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省科技创新基本情况评价,包括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评价和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评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各级指标评价,包括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评价和区域科技创新二级指标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析,包括全省17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创新发展主要指标分析及位次和产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四部分是附录,主要包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相对上年度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了微调。为充分反映营商环境优化和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分别新增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比重”和“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2个指标。由于统计口径改变,删除了“R&D人员中博士毕业生所占比重”1个指标。
《报告》与上年度不同的是,本次增加了区域差异系数的测算,通过各市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离散程度可以分析判断各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距。另外,为了增强《报告》对各市创新发展的指导性,对各市创新发展分析细化为三个层次,分别通过一级指标指数分析本市创新发展优劣势,通过二级指标数据分析本市位次变化原因,通过本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报告》标题中的“2019”指的是报告发布年份,报告所用数据标注为“当年”的均为2018年数据;标注为“上年”的均为2017年数据。其中有两个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改变,仍沿用2017年数据。
因莱芜市2018年尚未并入济南市,本《报告》中仍然将莱芜市作为17市之一单独评价。
2020年1月,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市区2018年GDP进行了最终核实修订,山东省2018年GDP总量变化较大。目前新变化的GDP总量与历年数据尚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报告》中与GDP相关的数据仍沿用《山东统计年鉴2019》中的数据.
本《报告》尊重原始数据,力求客观公正,是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连续第二个年度出版的研究成果。《报告》得到省科技厅、省统计局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资助。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报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界参阅中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仍然遵循纵横可比的原则,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并引用官方最新权威数据。《报告》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省科技创新基本情况评价,包括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评价和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评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各级指标评价,包括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评价和区域科技创新二级指标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析,包括全省17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创新发展主要指标分析及位次和产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四部分是附录,主要包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相对上年度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了微调。为充分反映营商环境优化和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分别新增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比重”和“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2个指标。由于统计口径改变,删除了“R&D人员中博士毕业生所占比重”1个指标。
《报告》与上年度不同的是,本次增加了区域差异系数的测算,通过各市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离散程度可以分析判断各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距。另外,为了增强《报告》对各市创新发展的指导性,对各市创新发展分析细化为三个层次,分别通过一级指标指数分析本市创新发展优劣势,通过二级指标数据分析本市位次变化原因,通过本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报告》标题中的“2019”指的是报告发布年份,报告所用数据标注为“当年”的均为2018年数据;标注为“上年”的均为2017年数据。其中有两个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改变,仍沿用2017年数据。
因莱芜市2018年尚未并入济南市,本《报告》中仍然将莱芜市作为17市之一单独评价。
2020年1月,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市区2018年GDP进行了最终核实修订,山东省2018年GDP总量变化较大。目前新变化的GDP总量与历年数据尚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报告》中与GDP相关的数据仍沿用《山东统计年鉴2019》中的数据.
本《报告》尊重原始数据,力求客观公正,是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连续第二个年度出版的研究成果。《报告》得到省科技厅、省统计局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资助。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报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界参阅中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加以改进。